齐桓公作为春秋历史上第一位霸主,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争议的霸主,他的经历可谓是传奇 。齐桓公的确是具有成为霸主的所有条件,他本人具有雄才伟略,而他身边的臣子们也都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名臣,尤其是管仲 。可是为什么在齐桓公死后 , 齐国就开始衰落了?齐桓公这么厉害,他的后代居然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吗?齐国在短暂的辉煌之后,最终又是什么结局?
文章插图
齐桓公小白,是被史学界公认的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其与晋文公重耳(齐桓晋文之事)常并称,而被认为是诸侯称霸的巅峰 。但齐国的霸业却与晋国、楚国不同,春秋时期的主旋律是晋楚争衡,晋、楚的霸业都各自维持了一两百年之久,而齐国霸业却昙花一现 , 很快就衰落下去了 。那为何齐国能第一个称霸,却又一世而衰呢?
齐国称霸的先决条件:齐国的始封君为吕尚(姜太公),不但最擅於兵事 , 还与周室有姻亲(吕尚之女邑姜,为武王之后 , 成王之母),故很受周王室的倚重与信赖 。齐国是周王室巩固东方最为重要的一块砝码 , 受封之初 , 就很具实力,而初具大国规模 。
再则,因周王室远在关中,对东方的夷商残余势力鞭长莫及,便赐予齐国在东方的征伐之权(史载:..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 , 北至无棣 , 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 。即意味着齐国可以名正言顺地扩张,而齐国的四周又为莱夷部落,发展空间特别大 。经历了三四百年的经营与扩张,至齐桓公之父齐僖公在位,齐国已经被称为“小霸” , “齐大非偶”的历史典故便产生於该时期 。
【为什么齐桓公死后,齐国霸业就衰落了?】那为何齐国的霸业,不能像晋、楚两国那么持久 。仅历一世,甚至齐桓公在位的后期,齐国的霸业便衰落了呢?
第一,齐国经济富裕,士卒的战争意愿不强 。齐魏马陵之战,孙膑以“减灶计”而诱庞涓,即是利用了“齐”号为“怯”,“彼三晋之兵素轻齐”的心理 。齐人怯弱畏战,是闻名於诸侯的,而这背后的原因 , 齐国有“渔盐之利”,又经管仲的变革,而使齐国商业、手工业繁盛、百姓富足 。而齐国(地)也一直是我国先秦两汉时期最为富裕的地区,而越是富裕的地区、其谋生的渠道多样 , 士卒的战争意愿就越低 。
文章插图
管仲在《管子 · 储蓄》篇中便说道:利出于一孔者 , 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战国时期 , 商鞅的变法 , 便与管仲的变革 , 正好相对 。商鞅利用秦国的贫穷落后,将“斩敌首与功名富贵”相挂钩,“奖励耕战、利出一孔”,以激发秦人对战争的狂热之心 。可以说管仲变革,使齐国变富,而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 。
第二,齐国“军制”的落后,也极大地制约了齐军的战斗力 。荀子与临武君曾在赵孝成王前“论兵”,而说道: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 。是事小敌毳偷 ,则可用也,事大敌坚 , 则涣然离耳 。若飞鸟然 , 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 。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
即是说:齐国军队特别崇尚“匹夫之勇”,打打弱国、抓抓蟊贼还行 , 而遇强敌,则立即溃散 。齐国的国君,在历史上也都非常崇尚“勇士” 。齐庄公在位期间,曾设立了“勇爵” , 禄比大夫 , 但必须力举千斤 , 射穿七札者,方与其选 。先得殖绰、郭最,贾举、邴师、公孙傲、封具、铎甫、襄尹、偻堙等九人 。后又得晋国栾氏的州绰、邢蒯,又选卢蒲癸王何等等 。
- 李隆基为什么杀了三个儿子?还是在同一天之内杀的?
- 魏延为什么得不到诸葛亮信任?关羽却对他惺惺相惜
- 宋高宗为什么急着禅位?他是历史上禅位后活的最久的皇帝
- 孔子为什么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实则无奈之举
- 刘禅为什么对关羽不满?从他的谥号就能看出来
- 外交部驻港公署严厉谴责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
- 司马昭为什么没有称帝?是来不及还是不想?
- 朱元璋后来为什么称明教为邪教?
- 刘邦为什么没有猜忌陈平?
- 《清史稿》为什么带个稿字?为什么不叫《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