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是我们在古装剧中经常能看到的一句台词,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皇帝具有绝对的权威,所以能够决定任何人的生死 。实际上古人是把君和忠联系在了一起 , 君让臣死,如果臣不死便是不忠,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父要子亡,子不亡视为不孝 。”我们也知道古人把“忠孝“二字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但不如这样一个极端很明显是不正确的,那这种想法究竟来源于哪种文化呢?
文章插图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儒家的观点吗,儒家又是如何看待君臣关系呢?
“忠”与“孝”是儒家的两个重要概念,包含于我们常说的“八端”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中 。对于这两个概念,我们自以为熟知 , 几乎不假思索地认为“忠”便是忠诚,即无条件的忠诚于君主;“孝”便是孝顺 , 即无条件的服从父母 。
但熟知非真知 。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蔽于流而不知源 。后世小说家常说:“君叫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 。”这两句话在市井中传播甚广,以至于有人认为这便是儒家的主张 。其实并非如此,儒家恰恰是反对愚忠、愚孝的 。我们无论是溯源于先秦还是后世儒学,都可证明这一点 。
先秦时期 ,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 , 在政治上提出“德治”的主张 。他认为臣子对于君主并不是一种人身依附的关系,而是一种对等的关系 。他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臣子忠于君主才是必要的,因为这符合孔子“君君、臣臣”的原则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以求见用于当道便是为了寻求明君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是一味的愚忠于自己本国的君主 。近年来出土的郭店楚简有一篇叫作《鲁穆公问子思》,鲁穆公问道:“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答曰:“恒称其君之恶者 , 可谓忠臣矣 。”这便是说明一个臣子的本分不在于阿谀奉承,而是能够犯颜直谏,指出君主的错误和过失,只有如此 , 方是真正的忠臣 。
文章插图
到了孟子那里,则提出了“仁政”说,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个只有以民众利益为重的君主才具有统治的合法性,否则就应该推翻他,正如“汤放桀 , 武王伐纣”一样,这是吊民伐罪之举,具有天道之合理性 。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后来的荀子也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即认为儒家的王道理想高于现实的政治 , 应该以王道理想为依据,而不是一味的逢迎君主 。
以上便是儒家关于“忠”的主张,我们在儒家经典中也可以看出先秦时期还未出现绝对的尊君观念 。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哪一派的观点?】所谓的“忠”除了强调合乎道义的忠君外,最重要的还是强调对于朋友的“忠” 。如《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此外,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 而好犯上者鲜矣” 。孝悌不仅优先于忠信,而且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更是多于“忠信”,可见在孔子那里,“孝悌”的价值是高于“忠信”的 。
文章插图
儒学发展到汉代,在汉武帝时出现“独尊儒术 , 表彰六经”的状况,儒学获得了官方认可的正统地位 。此时虽然已经由周代的封建制变为郡县制,但宗法制的传统还存在,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家国同构” 。基于此,统治者意识到,用于处理家庭、宗族内部伦理关系的“孝”是可以被扩充到社会上的,这便是《礼记》所讲的“资于事父而事君则敬同” 。因此,《孝经》在汉代极为重视,不仅将“举孝廉”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皇帝的谥号中还含有“孝”字,如汉孝文帝、汉孝武帝等 , 这便说明了统治者对于“孝”的重视 。
- 朱高炽在位仅十月为何屡屡被后世称贤君
-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中的“东海”与“南山”是指的哪里?
- 什么样的服饰才能被称为“汉服”?
- 魏征怎么死的
- 利君股份股票 利君股份股票行情走势
- 刘秀为什么被称之为位面之子
- 水至清则无鱼下一句是什么?
- 李靖为何说刘秀远胜于刘邦
- 谦让为什么要说“客气”?
- 一问三不知这个三不知是指的哪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