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党派之争原因是什么?崇祯为何无法代替魏忠贤?

明朝晚期,被称之为“晚明”,由于除了当时人们的精神开始出现畸形和萎靡的状态外,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在古代中国似乎都是在向上走而不是向下走 。然而,合格的现代人都可以理解这种观点——无形的东西有时候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更起决定性作用,表面上看着很强大,那是因为没有出现需要决定的情况出现,例如人的性命与观念 。晚明就处于这种“脑路出现问题”的时候,党争之频繁、党争之无底线,堪称之最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因为八个原因 。

明朝党派之争原因是什么?崇祯为何无法代替魏忠贤?

文章插图
大明党争背后的八大原因上文我们谈了三个“党争”出现的原因,即:
其一二三简评
晚明正处在以物质金钱评价代替儒家三纲五常为秩序的新旧交替时代,“忠君爱国”已经被推翻,但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新时代秩序评价标准” 。
晚明是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畸形发展的社会,每个人群都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因为人性比较稳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资本主义社会,人性在本质上都是差不多的,因此 , 只要有人性就会有为了利益而争斗,甚至为了面子儿而争斗 。
今天我们再谈谈另外五个原因 。
明朝党派之争原因是什么?崇祯为何无法代替魏忠贤?

文章插图
其四、形成“党派”的因素太多
通过六篇文章的介绍,无论唐宋,还是明清,在选官选材问题上,都是能够当官的人太多,但职位太少,再加上科考考的只是与实践无关的思想方面的知识 , 因此,无论是状元还是末等,其实都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更遑论能力” 。这便造成官员需要做好表面功夫、博取官际关系,这样才能做上官、做得长久、做得高位 。
在这种情况下,地域关系、师生之谊等传统官场人际学继续畅通无阻 。但是,晚明时期 , 则多出了官商家族、灰色经济势力(高利贷、海盗走私经济)等多种利益代言人因素 。这些利益代言人和传统的官场人际学共同推高了“党派”的形成 。
明朝党派之争原因是什么?崇祯为何无法代替魏忠贤?

文章插图
其五、“党争”的存在有一定合理性:想救国就得有权力
许多人对权力斗争都表示认可 , 理由也很得到:要想干事儿,就得有权力,就会权力斗争 。晚明问题更是如此 , 其时代的问题太多、外部环境又比较复杂,各种救国的人在战略上就有多种应对措施 , 为了让自己的战略获得实行 , 这就需要“争” 。
但正如“吃”是人的必然,但不等于“暴饮暴食”就是合理的 。“争”也要有底线的争,晚明时代“党争”争得没有底线的原因就在于:新旧时代的争端导致人的底线已无,人无底线必成极品 。
那么,“党争”的底线是什么?保持“党派”可以长期存在,“党派”的生存寄托于政权的存亡,政权都亡了,你所在的“党派”何在?
其六、天理、大道与君权神授等高大尚理念 , 让每方都认为自己代表正义
“党争”中最明显的就是文人的话语正当性 。文人的斗争喜欢用“天理”“大道”这些理念性的空洞词汇 , 来展现自己的“德行”,再加上天下受儒家思想影响最重 。因此,非阉党之外的各个党派都有天然的拥护者 。
“阉党”虽然在理念上天然有着劣势 。但他们有“皇权代理人”“皇帝的狗”身份 。所以,他们只能紧紧拿住“军权的代理”招牌,对竞争对手的打击也就更频繁、更无理性 。这自然又激发了文人的反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