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靖难之役埋下伏笔 父子关系矛盾成大忌

古代皇子为了争夺太子之位 , 兄弟反目的情况时常上演,已见怪不怪 。但叔父和侄子相争,最后还将正统皇帝赶走,自己继位的情况就比较少见了,而这就是在明朝初期发生的“靖难之役” 。建文帝兵力占优 , 却没办法阻止朱棣的进攻,最后丢了皇位不说,自己还下落不明 。实际上靖难之役会爆发并非无征兆,朱元璋或许早为这样的事埋下伏笔 ,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父子关系不和是关键 。

朱元璋为靖难之役埋下伏笔 父子关系矛盾成大忌

文章插图
1、明朝立国的天然缺陷所谓“靖难”,字面意思大致是“清除、平息灾祸与苦难” 。通过战争(内战)的方式,或许可以解除、平息一些负面状况(所谓“清君侧、靖国难”),但战争本身 , 也会带来无可避免的灾祸、苦难;战争过后的梳理或说“清算”,也势必留下这样那样或深或浅的伤痛 。
所以,从解除、平息灾祸与苦难的角度讲,“靖难之役”这个概念,多多少少,有逻辑悖论之嫌 。因而,这场具有相当规模、影响深远的战争 , 从史至今 , 都被不同看待 。
支持建文帝代表的“正统”者认为,靖难之役,是“燕王朱棣”的谋篡之举,是“以藩犯上” 。更愿持“结果导向”者则认为 , 无论起因,靖难之役,使得明王朝真正“上了正轨”,实堪“大治之序幕、必由” 。
骑墙而论,靖难之役的发动,实非纯然的“进步”,但“洪武”、“建文”的明初,如果没有强大外力予以重大变革,也真可能立而复破;唯独可议的 , 只是变革的手段——是否必须要战争?是否一定要在战争过后大兴屠戮?而已 。
明初的“洪武”时代,也就是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在位时期,新生王朝 , 确有亟待填补、修正的“天然缺陷”,大致可概括以下三方面:
首先,明朝是推翻元朝而建立的 。跟以往诸多改朝换代不同,这个推翻,是以民族的对立为根由、经历了持久而残酷的战争而实现,更富于由元朝民族矛盾激化而导致的报复性 。
其次,这一波改朝换代的历史巨浪,历经两个大的阶段,即汉民族众多反对蒙元统治的武装合力倾覆元帝国,和,各方胜利者之间关于“入主天下”的角逐,旷日持久、铁血无情 。
再有就是最终的胜利者朱元璋的质素、个性 。
朱元璋为靖难之役埋下伏笔 父子关系矛盾成大忌

文章插图
史家普遍讲,纵观中国封建史,只有两个“平民皇帝”: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 。矫情点儿,刘邦“起事”前,大小还是个“亭长”,虽不是官,更非贵族,却也算“吏”,并非十足的白丁 。而朱元璋则相对更“纯粹” 。
此二人的另一个不同是,刘邦“起事”之初,便是一股势力的头目;朱元璋却是“噬主而尊”,更类“枭雄” 。从他们“成事”后的治政表现看,同样是杀伐得位,“成功之路”更凶戾的朱元璋,更是“以武而定”,且面临“凋零百年”的人文荒芜,既没条件像刘邦那样“拿来主义”,也更加忧惧新王朝的安全,故而严刑峻法 。而出身、经历等等,又不仅培植、助长了他刻薄狠辣的个性,也给人文的“修复”留下了难以填补的空白 。
文化不高,又必须要谋“心治”;对知识分子依赖与猜忌共存,兴文字狱、设锦衣卫,铁血高压、酷刑炼狱 , 稳固政权成本太高,“大治”表象之下,人人自危、奸佞滋生,以至于不得不取缔亲手建立起来的特务政治构架(罢锦衣卫) 。简直可以说,洪武后期,老皇帝面对实质上仍是风雨飘摇的江山,有些“技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