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我的旧日之永恒
题记:
一切都飞速变化的时代中 , 我突然也很贪心地想借助文字去留存旧日之永恒 。
——Peggy
本文图片
(本文作者Peggy在为她的新书查阅资料)
对何伟(Peter Hessler)的《江城》产生兴趣 , 缘于老板 C 老师 。
数年前的一天去办公室汇报工作 , 刚说完正事 , C 老师就饶有兴趣地问起来 , “Peggy, 你不是重庆人吗?最近我读了一本书 , 是写你们家乡重庆的 。 哎呀呀 , 书里面那个豆花肥肠鱼看上去可好吃很 。 你吃过没?味道怎么样?”
听到这个问题的我颇为惊喜 。 对于从小浸润在重庆美食里长大的孩子 , 这简直太懂了 。 一种莫名的家乡自豪感油然升起 。 在我一番认真的分析和讲解之后 , C 老师颇为满意地点点头 , 表达了希望有朝一日能亲自去实践的期许 。
于是 , 《江城》这本书以豆花肥肠鱼的独特视角走入了我的视野 。 即便那时的它早已拥有无数的殊荣 , 被称为国外了解中国必读的纪实文学之一 , 在各大销量榜上久居不下 , 何伟先生本人也凭本书拿奖拿到手软 。 但这些耀眼的名头在我眼中 , 都不如一碗豆花肥肠鱼来的真实而诱人 。
本文图片
(图片由作者Peggy提供)
我一直都觉得阅读讲的是缘分 。 你遇上这本书的时间 , 什么样的处境中阅读 , 你与作者的理解认知力的匹配度等等 , 稍差一点感知就会差之千里 。
莎士比亚说 , "一千个观众眼中 ,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有的人解读为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 。 我只觉得缘分不可强求 。 或者可以再矫情一点 , 套用张爱玲小姐的经典名言:于千万书本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 , 于千万年之中 , 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 ,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 恰巧遇见了 。 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 , 唯有轻轻地感叹一句:“我去 , 写得真好!”
豆花肥肠饭一别不久后 , 生命的火车就轰轰隆隆的开上路了 。
几年疫情 , 生活变故 , 人生上半场的欢声笑语远远离去 。
曾经真实而又笃定的 , 实实在在是好梦一场 。
疲于生活 , 忙于奔波 , 追逐心中的予取予求 。 生活当真是乱哄哄 , 你方唱罢我登场 , 反认他乡是故乡 。
被忽略的太多 , 更何况是一本无关紧要的书 。 但种子埋下了 , 便迟早都会开花 。 再回家乡 , 竟因防疫政策滞留数日 。 每天吃吃喝喝 , 得空就如同一个游客在城市里走街串巷地 晃荡 。 这个曾经人山人海的网红旅游城市 , 在疫情下 , 游客屈指可数 。
本文图片
(图片由作者Peggy提供)
我越来越发现 , 这个城市已经和我童年记忆中的重庆差别太远 。 即使我在这里度过了很多时光 , 但是我对它的认知少之又少 。 我对它的前尘往事陌生 , 我对它日新月异的变化更陌生 。 我和那些走马观花的外地游客一样 , 靠吃火锅看夜景和打望美女 , 就试图去探索一个城市的内核 。 那就太流于表面 , 甚至可以说是天真 。
本文图片
(图片由作者Peggy提供)
一个强烈的声音在促使我去重新认识我的家乡 。
- |夜雨丨赖永勤:温暖的遗嘱
- 胡歌|夜读丨为人处世,要把人品放在第一位
- |新展丨山西博物院“汲古怀初——万德禅人翰墨展”昨日开展
- 创业|一线访谈丨这届年轻人,“疫”中就业、失业与创业
- 白描|书画联盟丨传统白描图谱欣赏
- 核雕|山东手造丨核雕:径寸之木,展人生百态
- |我们的节日·端午丨秭归和汨罗是“生死之交”
- |江南布衣,审美塌方丨小白商业观
- 曹文轩|曹文轩:史伯伯久久地望着这个只能用望远镜远眺草地的孩子丨纯粹纪念
- |与艺同行丨雅昌大师课让艺术和你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