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教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孟子·离娄章句》: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 。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
文章插图
原文:
【孟子易子而教】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 。教者必以正 , 以正不行 , 继之以怒 。继之以怒,则反夷矣 。‘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 。’则是父子相夷也 。父子相夷,则恶矣 。古者易子而教之 , 父子之间不责善 。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 , 吾闻之矣 。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之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
译文:
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 , 为什么呢?”孟子说:“因为情理上行不通 。(父亲)教育(儿子)必然要用正确的道理;用正确的道理行不通,接着便会动怒 。一动怒,就反而伤了感情了 。(儿子会说:)‘你用正确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做法就不正确 。’这样,父子之间就伤了感情 。父子之间伤了感情,就坏事了 。古时候相互交换儿子进行教育,父子之间不求全责备 。相互求全责备,会使父子关系疏远 , 父子疏远,那就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 。
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 。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 , 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离娄章句上)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 。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 , 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
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的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 。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 , 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给后世 。犹如绵绵春雨,普降于漫漫的历史文化中 。
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孟子很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 。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 。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 。继之以怒,则反夷矣 。……古者易子而教之 , 父子之间不责善 。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离娄章句上)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 。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
- 孟子为什么遭受宫刑?
- 《孟子》十句名言警句经典名言赏析解释
- 庄子和孟子是一个时代的人,为何他们出的书中都不提及对方?
- |户外真人秀《漂亮的战斗》发布会:杨超越红裙俏皮,孟子亮片抹胸强势
- 孟子为什么被称为亚圣
- 孟子告子下的全文解释,孟子二则音频
- 每日一分钟了悟中华大智慧第9期孟子滕文公下
- 孔孟之道:孔子和孟子是什么关系
- 朱元璋为什么把孟子赶出孔庙
- 孟子游说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