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小尘4x/图)
【端午节|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重构的新传统,也是传统】端午节到底该说“安康”还是“快乐”?
用搜索引擎查找 , 会发现在2015年以前 , “端午快乐”要远比“端午安康”常见 。 然而到了2015年 , 一则“端午要驱邪祭祀 , 不宜祝快乐应该说安康”的消息传遍全网 , “安康”立马后来居上 。 并很快从线上火到线下 , 没几年就连不上网的老人 , 都普遍改口说“端午安康”了 。
然而随着“端午安康”大流行 , 质疑之声也很快出现:有学者激烈反对“端午节不能祝快乐”的说法 , 认为“端午安康”才是彻彻底底的伪传统 。 就像粽子的咸甜之争 , 端午祝福语也变成了对撕的战场 , 两派情绪逐渐失控 , 最后甚至出现了行为艺术——有的大V每到端午 , 都会赌气一般地疯狂发“端午快乐” , 并声称要把说“安康”的都拉黑 。
就历史文献而言 , “安康”派声称“端午不宜祝快乐” , 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 随便翻翻古诗 , 就会发现古人过端午相当快乐 。 比如苏轼的《端午赠黄守徐君猷》里 , 就有“好将沉醉酬佳节 , 十分酒 , 一分歌” 。
然而不管“快乐”派如何痛陈古今 , 极力科普 。 “安康”派却丝毫不受影响 , 反而越发壮大 。 明明是一个没根据的说法 , 上无官方推行和权威背书 , 下有科普辟谣与大V抵制 。 可它依然在民间自发传播 , 并最终成为了主流 。 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这是“快乐”派所忽视的 , 也是真正有趣和值得探讨的 。
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装X” , 或者说“附庸风雅” 。 这是目前“快乐”派面对“安康”流行时的解释 , 即“安康”派都不看书 , 他们生造了这个伪传统 , 然后用它来嘲讽其他人没文化 , 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
此说在2015年或许可以成立 , 然而放到今天实在牵强——经过持续7年的反复科普 , 恐怕已经很少有人还相信“端午不可以快乐” 。 只是尽管大家已经知道端午快乐没问题 , 很多人依然选择说端午安康 。 而如果你直接找人问缘由 , 他们可能也说不出道理 , 只能模糊回答“安康念起来好像更顺口” 。
“端午安康比端午快乐更顺口”——这或许正是事情的关键 , 而更关键的地方在于 , 为什么会更顺口?
当“快乐”派攻击“安康”是伪传统时 , 他们常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端午快乐”同样是不足百年的传统 。 和所有“某某节快乐”一样 , 这一祝福语显然是硬译自英语的“Happy ×××” 。
虽然无法精确其出现的时间 , 但通过古汉语语料库查找 , 至少可以确定近代以前绝对没有“端午快乐”之语 。 而1949年以后端午节又一度被禁 , 直到改革开放才解禁 , 等正式被承认为国家法定节日 , 还要晚至2008年 。
这也就意味着 , 普通中国民众是从1980年代才开始每年稳定过端午 。 而民间过端午 , 是家人或乡党聚会 。 亲朋之间互道“祝你快乐” , 这在中文语境下是非常奇怪的 。 如果过节想说些吉祥话 , 也应该是祝小孩成绩好 , 祝老人健康长寿 , 祝养家者“行大运发大财”之类 。
而“节日快乐”这种显得有些陌生和疏远的客套话 , 更多用在一些偏正式场合 。 通过搜索引擎查找 , 也能发现2008年以前“端午快乐”的数据偏少 , 大多来自企业通告 。 而2008年以后“端午快乐”的数据明显变多 , 来源也更加复杂 。 大概是因为升级成了法定节日 , 许多人都需要在这天正式发表客套性祝福 。
- 端午节|(图表·插画)【端午节】端午节
- |祥云:欢欢喜喜庆端午
- 林小芸|网络中国节|浓情端午 香聚“文博”
- 非遗|端午祈安康!桂林这场“非遗”祭祀有意思
- |视点|军列上的端午节啥样子?今天带你现场体验
- |“龙腾虎跃”赛龙舟,两岸再续端午情!
- |“专栏”毛少真作品赏析:《端午》
- |西双版纳景洪:端午近,粽香飘,享传统文化,育文明新风
- 端午节|渝北区黄桷坪幼儿园开展“浓情端午、‘粽’享幸福”主题活动
- 春雷|图知道|今日端午: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