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镛|王镛:展览时代中要创作大气象的作品,光靠一个王羲之是不够用的!

王镛|王镛:展览时代中要创作大气象的作品,光靠一个王羲之是不够用的!
本文图片

古人讲“书如其人” , 我也强调作品是人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的一个综合 。
看一张作品的话 , 很难反证出来 , 因为他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 如果和人品联系起来 , 比如说这个人思想低级 , 但他挺认真地在临摹谁 。 所以 , 我觉得应该脱离开学习 , 进入创作阶段 , 形成自己风格的时候 , 再进行评判更准确一些 。 但是完全根据这个去评判 , 也会有所牵强 。 如果这个人能做到这种水准的作品 , 达到这个高度 , 那么我觉得这里一定有他的世界观、为人等方方面面的潜移默化的东西 。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 , 从学习到创造的实验阶段 , 再到作品的成熟 , 甚至创作出一种能够引领时代的风格 , 被大家都接受、推崇 , 人品必然要影响到他的思想 , 每天都面临着选择 , 这个选择就跟人品有关 。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黄老板昨天看了我的字挺高兴 , 那么 , 我明天还要这么写 , 黄老板高兴就会去买 , 你看 , 人品就会影响到创作方向的选择 , 这是一个最浅显的例子 。 实际意义上还要深刻得多 , 可以挖掘很多东西出来 。 你的思想不正 , 斜门歪道 , 你想你能达到这个高度吗 , .达不到的 。 我想应当这样理解这个问题 。
王镛|王镛:展览时代中要创作大气象的作品,光靠一个王羲之是不够用的!
本文图片

1
“诸体兼擅”
五体兼擅的问题 , 许多书家更多地是在关注其形式上的差别 , 没有探明内在的笔法、体势的贯通性 , 这也是五体兼擅难度体现的另一方面 , 赵子昂的“用笔千古不易” , 各种书体内在有很紧密的联系 , 特别在用笔上 。 用笔变化其实都是很表面化的东西 。 比如隶书的蚕头雁尾 , 是隶书变为一种规范化书体的时候人们赋予它后期的一种特点 。 我们现在看隶书的整个发展过程 , 这个东西实际上是很表面的现象 。 其实它内在的普通点画跟篆书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 如果不写篆书就学习隶书 , 就容易写得很俗 。
做到“诸体兼擅”是很难的 。 把一种书体创作好跟 “五体兼擅”是有内在关联的 。 从甲骨文开始 , 中国书法几千年间的前后演变都是有关联的 。 每一种书体最基本的笔法包括构成都有关联 , 如果都局限在某一种书体里 , 眼界不会太宽 。 在眼界不宽的情况下 , 要想提高、突破 , 这本身也会产生很多问题 , 而且非常困难 。 但是 , 多关注、多研究一下其他书体肯定比专注一两种书体更有裨益 。 在一种书体上既深入传统 , 又有新意、有个性 , 这已经很难了 。 再对其他各种书体分别下功夫 , 再把它们统一融合成一种比较统一的风格 , 这确实很难 , 能做到的确实不多 。
王镛|王镛:展览时代中要创作大气象的作品,光靠一个王羲之是不够用的!
本文图片

2
书体关系
魏启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写楷书不懂草书的话 , 楷书是不可能真正写得好的 。 ”但是我认为这句话值得商榷 。 把楷书当作草书、行书的基础 , 是有问题的 。 以前的观念认为先出现楷书 , 后出现行书、草书 , 这本身是不对的 , 草书的出现是很早的 。 我们现在看西汉的草书已经比较成熟了 。 从书法史上看 , 楷书是最后形成的一种书体 , 它是把草书、行书规范化的一种结果 。 所以把楷书当作基础 , 从书法史的角度看当然是本末倒置了 。
但是 , 魏启后说的“不写草书 , 楷书也写不好” , 从另外的角度说有一些道理 。 楷书往往容易写成过于规范、死板、了无生气的东西 , 跟印刷体差不多 , 这样的楷书就没有艺术性可言了 。 但是楷书生动的东西从哪来呢 , .可能几种书体里草书是最生动、活泼的 。 从这点来说 , 魏启后先生的话是有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