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考防作弊严格?其实古代科举也不遑多让,眼睛、鼻子都不放过!

高考|高考防作弊严格?其实古代科举也不遑多让,眼睛、鼻子都不放过!
本文图片

这又要到一年一度的高考了 。 经历过高考的人肯定不会忘记高考时那些严密的防作弊措施 , 其实在有古代高考之称的科举考试中 , 也有严密的防作弊措施 , 有些甚至比现在更加苛刻 , 我们现在用的有的就是古人玩剩下的!科举在唐代才正式形成制度 , 下面就让我们穿越到古代 , 以士子的身份参加一次科举考试 , 体验一把古代高考吧!
一、考试开始前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唐朝至北宋初年的士子 , 在科举考试之前 , 你应该在干啥呢?埋首案前 , 苦读诗书嘛?当然不是 。 此时的你应该拿着自己的诗词文章到处拜访达官贵人 , 希望以此得到赏识 。 这是在早期科举制度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行卷 。 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唐人行卷》记道:“唐人举进士必行卷者 , 为缄轴 , 录其所著文以献主司也 。 ”大文豪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写道:“唐以诗文取士 , 但也看社会上的名声 , 所以士子入京应试 , 也须豫先干谒名公 , 呈献诗文 , 冀其称誉 , 这诗文叫作行卷 。 ”
高考|高考防作弊严格?其实古代科举也不遑多让,眼睛、鼻子都不放过!
本文图片
鲁迅先生像
行卷为啥这么重要呢?主要是因为假如你的诗文受到某位达官贵人的喜爱 , 那他就有可能帮助你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 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曾向顾况行卷 , 拿的诗文就是现如今妇孺皆知的《草》:“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 ”据说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名字时 , 还调侃道:“米价方贵 , 居亦弗易 。 ”但当他把诗看完后 , 立马改口道:“道得个语 , 居即易矣 。 ”后来白居易也果然高中了 。
行卷制度有许多弊端 , 毕竟科举士子们在向达官贵人递诗文的同时 , 顺手也能递上一些大家心照不宣的东西 。 行卷还助长了结朋营党的风气 , 官员之间动辄以“恩师”“门生”自居 , 甚至置天子权威而不顾 。 那皇帝花钱辛辛苦苦组织一场考试是图啥?就图给官员选小弟呢?所以这项制度势必会废除 。
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初年之后的年代 , 那不好意思 , 科举考试前 , 你还是安心苦读吧 。 因为此时朝廷不仅严禁行卷 , 而且为了防止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徇私舞弊 , 还特意规定相关人员在科举考试开始前就要被关进贡院 。 在这期间 , 他们不能与外界有任何联系 , 一直等到放榜之日 , 才被放出来 , 时间往往长达近两个月 , 这就是“锁院”制度 。 一场科举考试 , 官员锁起来的时间比考生都长 , 听起来就很辛苦 。
高考|高考防作弊严格?其实古代科举也不遑多让,眼睛、鼻子都不放过!
本文图片
江南贡院
与锁院制度相似的是“回避”制度 , 具体内容包括亲属回避、籍贯回避和职务回避 。 简而言之 , 就在一场科举考试中绝对不允许出现两个能找到任何瓜葛的人 。
好了 , 当你寒窗苦读十年 , 终于来到了考试的那天 , 你本来想迈着目中无人的步伐进入考场 , 却突然被人拦了下来 , 上来就扒拉你衣服 , 这是干嘛?当然是为了搜身 , 目的是防止考生挟带小抄 。 搜身正式称谓是搜检 , “搜检”制度极其苛刻 , 无论年龄大小 , 都要接受开襟、解怀、脱鞋、摘帽等检查 , 有时连耳朵、鼻孔都不放过 。 搜检制度极其苛刻 , 许多科举士子觉得不堪忍受 , 是一种人格侮辱 。
高考|高考防作弊严格?其实古代科举也不遑多让,眼睛、鼻子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