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魅力 静享养心遂宁丨一个时代的回响——石工号子、涪江船工号子( 二 )


本文图片
图源网络
自古以来 , 涪江流域盛产粮、棉、油、蚕丝、甘蔗等农作物及天麻、白芷等名贵药材 。 秦汉时 , 已是华夏重要农业区 , 至唐宋 , 沿江重镇相继崛起 , 形成多处巴蜀繁市 。 自东汉末年(约220)设德阳县以来 , 人文荟萃 , 出产丰沛的川中遂宁 , 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 畅达迅捷的水陆交通 , 逐渐成为川中重要的人员物资集散地 , 被盛誉为“东川巨邑”“川中重镇” 。
涪江水运环境复杂艰险 , 担负着川西北和川中人员物资交流的船舶多为重船、大船多 , 故其单船用工数量往往是川内其他江河的几倍 , 船工最多可达数百余人 , 黑压压的纤夫被川人俗称为 “涪江老鸦纤”!涪江上的坐堂号子工为全脱产 , 常头戴礼帽身着绸衫 , 打着伞摇着扇 , 穿着泡花草鞋出现在船头或纤夫之间 , 这是有别于其他江域号子工的独有标志之一 。 由于涪江船工号子工全系脱产专职化 , 这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门研究号子 , 不断扩充曲目 , 增强号子的感染力 , 逐渐形成了涪江号子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曲目体系 。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魅力 静享养心遂宁丨一个时代的回响——石工号子、涪江船工号子
本文图片

传承至今的近30支涪江船工号子中 , 出(下)水航行专用曲目有悠扬甜美的《三转弯》、《边桡》《打艄号子》等7支;逆水航行专用曲目有如高亢激越的《咋咋号子》《造纤号子》《数板号子》等14首;出水、逆水共用的曲目有热烈欢闹的《斑鸠夹橹》《龙船号子》《背船号子》等6支;还有非航行劳作用的曲目《立桅号子》《扯仓号子》等 。
涪江船工号子多数曲目为“无词歌” , 均是在不同的水运环境下、不同的劳动紧张度中和不同的劳动心态时 , 所激发出的各种歌唱化了的劳动呼号声 , 偶尔夹有单句、短语 。 尽管这些号子并未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 , 然而它们所表达的情绪和形象却无比真切、鲜活、生动感人 。 有的悠扬婉转 , 令人陶醉其中;有的欢快热烈 , 让人喜形于色;有的诙谐风趣 , 使人乐在其中;有的痛楚凄凉 , 令人闻之欲泣;更有在恶水险滩间的拼搏呐喊 , 闻者仿佛身临其境置身惊涛骇浪之中……少数曲目为“有词歌” , 内容十分丰富 , 题材极为广泛 。 有戏说历史故事的 , 有责斥昏庸统治的 , 有诉说船工苦难的 , 也有航行中触景生情即兴编唱出来取乐逗笑的 。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魅力 静享养心遂宁丨一个时代的回响——石工号子、涪江船工号子
本文图片

在同类江河号子中 , 涪江号子是极为少见的多声部大型套曲 。 涪江号子以领腔与应腔形成的二声部为主 , 当两个号子头交替领腔而出现的后起音与前尾音相叠置时 , 亦或众船工同时或不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的应腔时 , 这时又形成了三个声部 , 这在川江各类号子中独具一格 。
由于涪江流域航运量猛增 , 船工需要日益增加 , 遂宁航运公司大胆冲破水运无女性的千年禁区 , 挑选近百名女性组建了川江第一支“三八女子船工队”——这是迄今为止全川、乃至全国唯一的一支女子船工队 , 1951年开始下河拉纤的王德秀 , 成为了第一个女号子领腔 。 饱含女性嗓音特殊魅力的优美唱腔 , 成为了涪江岸边一道令人遐想的奇妙风景 。
雄壮激越的涪江船工号子 , 也许不会再在涪江两岸的青山绿水间悠然回响 , 但在艺术的舞台上 , 在音像和文字的世界里 , 它依然会保存并向世人展现着它悠久的历史和迷人的音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