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靖泉:端午节俗如何演变并“出圈”海外?

中新社武汉6月2日电 题:端午节俗如何演变并“出圈”海外?
——专访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蔡靖泉
中新社采访人员 梁婷 马芙蓉 郭晓莹
|蔡靖泉:端午节俗如何演变并“出圈”海外?
本文图片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 ,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迄今唯一被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 演变至唐代而大体定型且传承千余年的端午节俗 , 虽在中国各地不尽相同 , 但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为主题、以吃粽子和龙舟竞渡为主要内容 。
端午节俗如何演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文化又怎样传播海外并在东西方交流中体现价值?近日 ,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屈原研究会会长蔡靖泉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 对此予以解读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采访人员:端午节是怎样起源的?
蔡靖泉:关于端午节起源 , 说法不少于十种 , 诸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勾践、夏至节、祭龙等 。 不过 , 较为合理而可信的说法 , 是源自先秦的夏至节 。
夏至 , 是先秦古人最早确定的四大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一 。 因其在划分时节、表明物候并据以进行农事活动上十分重要 , 所以被古人看重 。 古人乃于夏至举行一些活动来祈求丰收和安康、禳除灾害和病瘟 。 相沿成习 , 夏至成为民俗活动日益丰富的夏节 。
夏节的日期 , 一般在切合农事的夏历五月、即仲夏之月的五日及其前后 。 或许随着阴阳五行说盛行 , 战国时人以阴阳消长来说明时节变化 , 以五行配四时、五方而尚“五” , 既尤为重视阴阳消长最为急剧的夏至 , 又因为尚“五”而将节日固定在五月五日 。
五月五日 , 又称为“端五”或“端午” 。 “端”者初也 , “五”“午”为同音通假字 。 至汉代 , 朝廷将五月五日的祈禳活动定为国家仪典 。 夏至日若连端午日 , 夏至与端午的祈禳活动也就合为一体 。 举行祈禳活动的夏至及端午 , 因为朝廷确定为仪典而使端午成为全国重大节日 。
|蔡靖泉:端午节俗如何演变并“出圈”海外?
本文图片

▲福建民间端午习俗——龙舟下水 。 中新社采访人员 王东明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端午节起源本与屈原无关 , 后来为何成了以纪念屈原为主题的节日?
蔡靖泉:大概汉人将五月五日视为阴气萌、人易死的凶日 , 也将这天看作逝者忌日 , 进而在这天纪念一些受敬重的人物 , 如割股啖君而不求荣华的介子推、忠贞贤能却遭弃迫死的伍子胥、沿江寻求父尸未得而投水溺亡的孝女曹娥、勤政爱民且政绩卓著的苍梧太守陈临、忠君爱国而抱恨投江的屈原 。
据文献记载 , 在东汉时已于端午受到纪念的五位人物中 , 就受到纪念时间来说 , 最早是介子推 , 其次是伍子胥 , 再次是屈原 , 曹娥与陈临皆晚;就受到纪念地域来说 , 最广是屈原 , 其次是介子推 , 再次是伍子胥 , 曹娥与陈临皆狭 。
这意味着 , 在东汉时屈原已是端午受到纪念最为广泛的历史人物 。 究其缘由主要有三:
其一 , 屈原忠而被疏、谏而遭放的经历 , 使他在疏绌至汉北、放逐于江南的生活中 , 已为民众所了解 , 民间也经久传扬他的事迹 。
【|蔡靖泉:端午节俗如何演变并“出圈”海外?】其二 , 屈原抒写爱国思想和坎坷经历、表现“美政”理想和峻洁人格的《离骚》等楚辞作品 , 以巨大的精神、品德和艺术魅力倾倒了战国末年至汉代的文化精英 , 以致社会风行楚辞、文人竞相研习并拟作楚辞 , 屈原被推尊为道德人格的楷模 , 楚辞被推尊为文学艺术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