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的语文试卷(全国甲卷) , 又又又考《红楼梦》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 (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 , 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 , 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 。 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 , 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 , 题名“还须偏于水” , 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 , 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 , 贾政点头默许 。 “沁芳”二字 , 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 , 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 , 蕴藉含蓄 , 思虑周全 。
以上材料中 , 众人给匾额题名 , 或直接移用 , 或借鉴化用 , 或根据情境独创 , 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 , 引发深入思考 。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 写一篇文章 。
要求:选准角度 , 确定立意 , 明确文体 ,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仔细审题 , 我们发现 , 这道60分的作文题 , 其实只是以《红楼梦》中的一段内容作为材料 , 引出“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这三个要点 , 并不是要求考生去分析《红楼梦》的相关内容 , 而是希望考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 对这三个要点进行申发 , 展开论述 。 无论如何 , 《红楼梦》作为部编版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单元之一(另一个单元是《乡土中国》) , 是同学们需要深入阅读的经典 , 确实也是高考语文经常考核的内容 。
我们转发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 ,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俞晓红教授对历年高考《红楼梦》内容相关试题的详细分析 , 为同学们提供参考 , 也祝福正在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在这个特别的夏天取得好成绩 。
历年高考语文卷《红楼梦》试题评析
文 | 俞晓红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为纲 , 设置了十八个学习任务群 , 并置“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于任务群之首 。
作为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经典代表 , 《红楼梦》嵌入了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 并显然有进入高考语文测试范围的趋向 。 因此《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 , 是新时代基础教育赋予高中语文教育的责任 , 也是高校文学教育与文学研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
双方携手共进 , 在推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在高中阶段的全面展开之际 , 也当思考、探索一个问题:作为文学阅读素养与水平测试的《红楼梦》 , 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又如何设计测试题?
日常生活中 , 小说类文学阅读是一件比较快乐的事;但在语文测试中 , 小说这一文体则因其内容较为丰富、篇制相对较长等 , 不太容易进入制题的范围 , 尤其是长篇小说 , 在长期应试教育氛围的浸染下 , 是考生较少有阅读的时间和兴趣的作品 , 也是令测试专家不轻易选择的对象 。
但《红楼梦》似乎是一个例外 。 从笔者目前搜集到的高考材料看 , 《红楼梦》最晚在2004年就开始进入高考语文试卷 , 在2004至2021年的18年中 , 以《红楼梦》为高考语文测试内容的省市至少有8个 , 题数有40个之多 。
除了2005年未见试题之外 , 题数最少的年份是2006和2015年 , 各1题;题数最多的2013、2014、2015和2020年 , 各有4题 。
- 红楼梦|《红楼梦》|晴雯撵走坠儿,辜负了平儿的好意,坏了宝玉的名声
- |芒种·四野皆插秧 仲夏青梅香|民俗日历·二十四节气
- 求职|因员工“简历造假”,公司损失50万元?
- |桌面运维没前途转什么好?过来人分享转行职业网工经历
- |历代书家,无人不临此帖!
- |由高考作文题说开,“沁芳”跟《红楼梦》有什么渊源?
- |留存历史记忆|天津经开区面向社会征集区域发展档案史料!
- |【我的吕梁·我的城】在历史文化积淀中留住乡愁
- 事业单位|“冷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编有岗且月薪丰厚,专科学历别错过
- 红楼梦|读《红楼梦》:胡庸医看诊了尤二姐,为什么马上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