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精8月27日电 (采访人员余璐)“长江大保护是国家立足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实际,做出的重大决策 。近三年来,共抓长江大保护科技创新联盟聚焦长江生态环境治理重大科技需求,充分发挥各自技术和产业优势,深化交流合作,加大协同创新,共同促进科技成果在长江大保护中实施运用,为长江经济带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在共抓长江大保护生态修复技术创新论坛上,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宋鑫如是说 。
采访人员从论坛上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沿江各地持续加大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力度,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健全,一大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关停取缔,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超过9000家,长江岸线累计腾退457公里,干流1361座非法码头撤离整改,6万多个排污口全面查清并加快推进整治,3500多座小水电清理退出,两岸绿色生态廊道基本建成,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的协同联动性进一步增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 。
如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从2016年的73.3%提升至2021年的92.8%,长江干流全线连续两年达到二类水质 。同时,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16年的45.3%提升至2021年的46.6%,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大幅度的提升,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
与会专家表示,持续深入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在充分肯定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还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长江沿线污染治理仍存在短板,水生态功能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好转 。因此,必须持续加大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力度,积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谈到,要激发创新成果,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迈上新台阶 。一方面,要强化污染治理的技术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攻关,强化综合治理技术集成应用,形成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污染治理技术协同创新机制 。另一方面,要推动污染治理模式创新,充分用好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打破区域行业壁垒,创新“两园一链”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流域系统综合治理新模式,加大***推广力度,尽快形成治理效果 。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表示,长江大保护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每个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好长江母亲河,构筑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同时,长江大保护也离不开科技的创新 。
【业界:激发创新成果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迈上新台阶】宋鑫谈到,创新是央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动力,作为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央企和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企业,下一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将继续坚持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生活更美好”为己任,创新投融资模式为主体平台提供资本赋能,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做强做优做大环保产业,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
- 民航局就C919专用条件和豁免征求意见业界: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行指日可待
- 激发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 贵州茅台股票分析 贵州茅台股票分析报告
-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 处女座图案锁屏图案 处女座图案锁屏图案
- 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如何提高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激发学生勤奋好学的兴趣
- 业界热议母基金发展: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有序流向创新创业企业
- 600519股票 600519股票历史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