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译者的创造: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还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 )


然而细想之下 , 原文与译文却未必切合 。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曾言:“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 , 这片憔悴、枯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落叶 , 如何又能适应原文中燥热难耐的“端阳佳节”?在翻译的过程中 , 霍克斯又是为何在草木葱茏的夏日里加入了萧瑟凋零的深秋呢?霍克斯的此番创造 , 也许亦非原创 , 而是提取了自己的文学记忆 。
霍克斯的青年时代正值现代主义文学的高潮时期 , 他无疑受到了詹姆斯·乔伊斯等现代派先驱的深远影响 。 乔伊斯最初崭露头角 , 凭借的不是《尤利西斯》 , 而是早在1914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 。 其中的一篇名为《一朵浮云》 , 以第一人称视角叙写主人公钱德勒与昔日好友加拉赫见面话旧 , 发现故人与世界都早已变了模样 , 而自己却胆小怯懦 , 对现实无能为力 。 时方晚秋 , 日坠风凉 , 钱德勒独自走在黑暗狭窄的城市街道上 , “耳畔时而传来一阵低沉远去的笑声 , 吓得他像落叶般颤抖”(原文为“at times a sound of low fugitive laughter made him tremble like a leaf”) 。 和小道士一样 , 钱德勒看上去也幼弱而单纯 , 孑然一身 , 不敌眼前的威压和肃杀 , 只能像北风吹落的残叶 , 蜷缩在地 , 呜咽颤抖 。 霍克斯在小道士身上看到、想到的 , 也便是乔伊斯所悲悯的小钱德勒吧 。
译即易 , 翻译因跨越语言文化而被视为“变通的艺术” 。 翻译的变通强调译者的创造 , 但在此过程中 , 不少基于原作的再创却常常被误认为是译者的原创 。 大抵是因为这些翻译家文学素养极高 , 创造天赋极强 , 本身就是一流的作家 , 而常人只道这些灵感皆是无端的“黄河之水天上来” , 殊不知“为有源头活水来”才是创新的前提 。 译文是原创还是再创 , 恐不应轻易断言 , 只好请学者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了 。
作者:蔡正伍
【|读书|译者的创造: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还是“为有源头活水来”?】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