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名家谈|林岗:现代中国文化的三种精神气质

文/林岗
6月14日下午 ,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岗“现代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学术座谈会暨荣休仪式在中山大学中文堂举行 。 活动由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办 , 中山大学中文系谢有顺教授担任主持 。
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吴华钦、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张培忠、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梁少锋、广州市文艺评论家主席申霞艳、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以及来自广东省多个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多家媒体采访人员共60余人出席了活动 。
林岗教授还兼任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 在荣休现场他以“现代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为主题演讲 , 重溯“五四” , 考辨现代中国文化精神气质的构成——
中国文化|名家谈|林岗:现代中国文化的三种精神气质
本文图片

座谈会暨荣休仪式与会者合影刘程锦 摄
? ? 新思潮运动:理解历史中国、现代中国的起点
历经一百多年的近现代革命和建设 ,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已经重新焕发了生机 , 在过去的废墟上又矗立起崭新的大厦 。 在我们当代人的面前 , 仿佛立着两个中国:历史中国和现代中国 。 这两个中国是不可能截然划分的 , 它们重合在我们的当代生活里 。 传统不是凝固的过去 , 而是现存的过去 。 传统一面连着古老的过往 , 另一面又活在当今生活的现场 。 但是 , 无论如何 , 历史中国毕竟不能涵盖现代中国 。 因为新文化运动刻下的烙印和奠定的基石已经深度地塑造了此后的中国 , 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命运 。 中国在“五四”至今一百多年的沧桑巨变已经不能光在古老的历史航道上获得解释 , 不管我们怎样估量古老的文化传统、价值理念和制度惯性在这个过程所起到的作用 , 一个现代中国与那个古老的历史中国确实拉开了距离 , 同样 , 现代中国文化与那个悠久的传统文化也确实拉开了距离 。
于是我们就要问 , 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作为一个认知课题 , 也日渐提到了当代生活的面前 。 我想 , 要认知现代中国文化 , 离不开理解新思潮运动 , 因为新思潮运动是现代中国文化大厦奠基的初始工程 。 要是没有新思潮奠下的基石 , 现代中国文化很可能是另一副面貌 。 因为中国从农耕形态到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一步 , 是走了文化先行的模式 。 它不是先有一个现代国家的雏形架构 , 然后再引起一系列文化变动 , 而是先有文化上的一个巨大的改变 , 然后慢慢地 , 文化新质逐渐参与建构现代国家的框架 。 熟悉中国现代史的人应该对这一点有所感知 , 因此新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意义是深远而重大的 。
? ?现代中国文化值得自豪的是硬骨头精神
中国现代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气质 , 就是硬骨头精神 , 现代中国的骨头够硬 。 毛泽东曾称赞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 并且指出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 其实这是中国现代文化一个很基本的品格 。
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 , 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后进者 , 不是始作俑者 。 后发现代性国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软骨病 , 对先行者莫名其妙地崇拜 , 被先行者的实力和文化的光环所笼罩 , 然后就活在这个幻觉里 。 比如 , 古代日本的骨头是很硬的 。 日本遣隋使见隋文帝时介绍日本天皇“以天为兄 , 以日为弟” , 而中国皇帝是“天子” , 天兄自然比天子辈分高 。 日本给隋炀帝的国书又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 , 它这个气场不亚于华夏天朝 。 明治维新之后 , 日本现代文化的设计师福泽谕吉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千字文 , 这就是“脱亚论” , 认为亚洲国家国力落后 , 文化野蛮 , 日本再也不能在亚洲穷混混堆里讨营生 , 要脱亚入欧 。 “脱亚论”当然助推了日本的现代化 , 也有功绩 , 但也为日本种下了日后灾难的因由 。 没有了民族的脊梁 , 盲目追随列强走上对外侵略的死路 , 被战争敲掉了脊梁骨 , 遂成欧美的“小跟班” 。 世界史给我们提供很多例子 , 在强势文化笼罩之下的社会和文化变迁 , 非常容易产生“失心症” 。 现代中国文化值得自豪 , 就是因为它的精神气质里灌注着硬骨头精神 。 近现代中国虽然是现代化后进者 , 但保有民族脊梁的后进者在这现代化的竞争中有朝一日成为先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