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横山说书:“九腔十八调”的民间说唱艺术

|非遗|横山说书:“九腔十八调”的民间说唱艺术
本文图片

在璨若星河的陕北民间艺术中 , “说书”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 。 它最早是由盲人自身生存和养家糊口而创造的一种娱乐民众的民间艺术形式 , 经过数千年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 已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独具特色的文艺表现形式之一 , 也是西北广大地区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之一 。 “陕北说书”是流行在陕北、宁夏、内蒙、晋北等地的一种说唱艺术 , 陕西省内主要流行于延安、榆林两地 。 它曲调优美流畅 , 内容丰富多样 , 故事情节曲折动人 ,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由于陕北说书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 形式简单 , 活动方便 , 一人一把三弦即可演出 , 不受时间地点和听众人数的限制 , 冬天冷了放在炕上 , 夏天热了放在院里 , 穷乡僻壤可以到 , 家庭院落甚至田间地头也可以说 , 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最经济实惠的一种娱乐方式 。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 , 说书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娱乐形式 , 学艺的盲人也很多 。 上世纪90年代是说书的改革发展阶段 , 这一时期除了盲人 , 明眼人也开始学说书 , 出现了张俊功等一大批颇有造诣的说书艺人 , 说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 增加了现代理念的内容 , 由单人说书发展为多人说书 , 乐器也增加了很多 。
|非遗|横山说书:“九腔十八调”的民间说唱艺术
本文图片

传统的说书 , 是盲人特有的谋生权利 , 明眼人一般不得介入 , 其中虽然也有一些明眼说书艺人 , 但两者经常进行争斗 。 先初 , 书词没有写成书本 , 大部分是由师傅传给徒弟, 一代一代口头传下来的 , 后来有些大本书词 , 由明眼人代抄下来 , 才流传至今 。
而“横山说书” , 则是陕北说书中重要的一支 , 在横山有悠久的历史 。 据艺人们传说 , 横山说书起初只是乞丐们沿门讨饭时依照对象自编自唱说的吉庆话 。 后来逐渐发展 , 产生了长的书词 , 到了宋代 , 说书艺术已经很丰富 。 以后又经过长期实践 , 不断充实完善 , 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 , 逐步形成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 。 到了清光绪年间说书内容已经很盛行 , 也出现了刘麻子、张信等有名的说书艺人 , 再经过师徒传承 , 一直发展到上世纪30年代初 , 以党岔韩起祥为代表的横山说书进入了蓬勃发展时代 , 1942年新秧歌运动促使横山说书传到陕北各地 。
|非遗|横山说书:“九腔十八调”的民间说唱艺术
本文图片

横山说书是陕北说书的代表 , 在横山有悠久的历史 , 新中国成立前 , 盲艺人走乡串户 , 为群众说平安书祈福增寿 。 新中国成立后 , 说书成了一种群众娱乐和文化宣传方式 。 上世纪60年代 , 横山约有说书艺人百余名 , 散布全县乡村 。 1963年 , 县文化馆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 , 吸收10名年轻而又有发展前途的盲人和具有说书才能的游散说书艺人 , 组成“横山曲艺宣传队”巡回下乡宣传 。 为了给盲人一条生存之路 , 1974年 , 曲艺队员增加到21人 , 由能摸认盲文、能书写的说书艺人王学诗任宣传队长 。 经过艺术培养与思想教育 , 把旧艺改成新艺 , 为群众说唱《白毛女》《红灯记》《呼延庆打擂》等现代和古典书词 。 他曾参加过陕西省和榆林地区文艺调演 , 并曾去甘肃、宁夏、内蒙等省区及周边县区演出 。 从1981年起 , 曲艺队在文化馆的领导下 , 将队员分散到农村、厂矿等为基层群众演出 , 由于其形式简单、活动方便 , 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 , 说唱形式活泼 , 内容通俗易懂 , 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 横山说书的传统表演形式 , 是艺人采用陕北方音 , 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 。 根据伴奏乐器的不同 , 或称之为“三弦书” , 或称之为“琵琶书” 。 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 , 陕北说书在著名艺人韩起祥等的改革下 , 发展成一人同时操用大三弦(或琵琶)、醒木、耍板、名叫“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和小锣(或钹)五种乐器进行伴奏的曲艺说书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