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吴冠中的狂妄( 二 )


本文图片

吴冠中作品《戒台寺白皮松》
这里每“见”文化品质 , 讲“标准” , 算不上摆“架子” 。 指着油画、版画说:“这不是国画 , 那不是国画” , 于油画、版画有何损害?吴先生画了不少好画 。 但“好画”不一定是“好国画” 。 说“不是好国画” , 也无损于吴先生的这些画 , 无损于吴先生 。
中国人的艺术智慧 , 造就了写“心目界之所有”的中国画 , 成为世界上独特卓异的一个绘画高峰 , 我们后代子孙必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 必须坚持主体性 , 延续其精华 , 并且使之更宽、更高、更大(这是学术问题 。 不应牵扯到什么“缘于爱国、爱传统及排斥异端” 。 ) 。 中国画的发展 , 如按照吴先生的说法 , 只有他自己实行的“西中结合”之路 , 才有前途 , 才是艺术;凡“划清界限、拉开距离”的就跟不上“世界迅猛发展” , 就需像他这样有艺术眼光者的“另眼看待”而“照顾”为艺术;这种俨然“智者”、艺术“救世主”的样子 , 号召推倒“中国画”之“墙” , 岂不显得狂妄、可笑!
吴冠中|吴冠中的狂妄
本文图片

吴冠中作品《水田》
“中国画”有没有“墙”?这要看如何看待 。 从发展的眼光看 , 没有墙 。 汉人、唐人何曾立墙?宋人元人何曾立墙?《易睽卦·象传》曰:“君子以同而异 。 ”从“以同而异”的观点看 , 事物必异 , 或大异如“类”之不同 , 小异如个体 , 所以 , “异”也可说是无形的“墙” 。 文化传统是无形的 , 又是发展的 。 有的人硬是把“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等同起来 , 如视“笔墨”为“笔墨程式” , 而毫无道理地批判其所谓“封闭性” 。 有的无视事物的特殊性 , 如说“笔墨等于零” 。 传统是一条大流 , 它吸纳 , 向前 , 变而通 , 通而变 , “通变”而“传”之不已;而变中有不变者在 , 传而能“统” 。
大概世界“大同”之前 , 汉字还将存在 , 统一各国语言成“世界语” , 前途遥远;艺术之异 , 恐怕我辈乃至后十辈百辈也不清楚是否“结束” 。 则以今观之 , 如果立有“围墙” , 仍是合理而现实的 。 但这“墙”是无形的 , 会扩大 , 也可能缩小 , 甚至消失 , 如仅以笔、墨为工具 , 完全异化出去了 。 其实 , 吴先生的“西中结合” , 也是一堵墙 。 我的看法 , 还是各自为“家” , 各自治好自己的“家” , 固基扩充 , 兴旺发达 , 既不硬去挤进人家的墙门 , 也不去推倒他家的围墙 。 吴先生望“中国画”之墙而欲推倒之 , 没有必要 。
吴冠中|吴冠中的狂妄
本文图片

吴冠中作品《魚之樂》
艺术需要“立异” 。 在中外大交流中 , 为什么“本应淡化或结束”国画和洋画之分 , 吴先生没有给出理由 。 “天下同归而殊途 , 一致而百虑”(《周易·系辞》) , 中国传统所创导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 至今仍是真理 。 有了各个“一元” , 才成“多元” 。 立异是并立 , 是“齐放” , 而不是“孤立” , 不必竞争 , 更非你死我活 。
吴先生说:“‘国画’的特有制作法是抄袭 , 美其名曰临摹 , 曰仿 。 陈陈相因、千人一面的绘画形式却延续于几千年文化的民族中” 。 确实 , 明代以来 , “仿”逐渐形成一种风气 , 清代更盛 , 这种“守成”的心态应该批判(古人也早批评过 , 如说:“临摹工多 , 本资难化;笔墨悟后 , 格制难成”);但所谓“制作法”如果是指“创作”法 , 则“仿作”因寓有个人的“性”、“能” , 也非“千人一面” , 还是具有欣赏的价值;而“临摹”原是保留前人精典、佳作(古人谓“移画”或“传移模写”)以及学习的一种手段 , 怎么可以一起说成为“‘国画’的特有制作法是抄袭”呢?何况明、清五百四十余年 , 一批卓有建树的画家 , 民国至解放后数十年 , 更有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 , 作品面目一新 。 恕我不敬 , 吴先生这种违实的说法 , 实在是对国人的轻、诬!吴先生自己的“制作法”又有多少个人的“独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