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人最后的毁灭( 二 )


就在牧野大决战中 , 援周的蜀军奋勇当先 , 个个骁勇善战 , 充当了整个盟军的敢死队和人肉盾牌 。 以锐不可当之势 ,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与其他盟军一起 , 彻底摧毁了商王朝的精锐部队 , 最后商纣王带着他的宠妃妲己在鹿台自焚 , 从此结束了商王朝对中原的统治 。 ”
按陈氏的说法 , 周朝的胜利 , 可以说主要依靠了四川境内几个方国的军队 , 特别是巴、蜀的军队功不可没 。 因此 , 当时的史官在《尚书·牧誓》中是这样赞誉道:"武王伐纣 , 实得巴蜀之师 , 巴蜀之师前歌后舞 , 令殷人倒戈 。 "
陈显丹结合文献《逸周书》继而推断出结论:“就在周与蜀等国联合灭掉商王朝之后 , 蜀国的厄运到来了 。 由于蜀军参战将士对胜利果实的分配不满 , 加上蜀王不愿受周武王的支配 , 两国之间便产生了新的矛盾 。 周王朝认为 , 商王朝虽已消灭 , 但蜀国却是一个强国 , 而又不肯臣服于周 , 将来必是一大隐患 。 因此 , 周武王在克商的第三十七天 , 突然派兵袭击蜀军 。 蜀军毫无准备 , 被周武王的军队打得七零八落 , 溃不成军 。 蜀王手下的霍侯、佚侯等主要将领和其他四十六名各级军官被生擒 , 损失车辆辎重达一千多辆 , 士兵死伤者无数 , 蜀军元气大伤 。 周朝自周厉王以后 , 由于朝野内外矛盾加剧 , 天下开始大乱 。 位于西南的蜀国首举反周大旗 , 并率先称王称帝 , 以至各国仿效 , 纷纷割据 , 自立为王 。 在楚、秦、晋、韩、赵、卫等国称王时 , 蜀又改王弥帝 , 并东伐西征 。 一会儿与楚国交战 , 一会儿又与秦军对垒 , 乃至蜀王的江山 , 曾被楚国的开明氏所取代 , 直至若干年之后被秦所灭 , 成为华夏大国的一部分 。 ”
|三星堆人最后的毁灭
本文图片

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跪坐青铜人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三星堆人最后的毁灭
本文图片

陕西宝鸡出土的青铜人(陈显丹提供)
针对陈显丹这一含糊加模糊的说法 , 四川大学教授林向明确指出 , 三星堆古城既不是毁于杜宇攻击的战火 , 亦不是终结于援周伐商的军事事件 , 而是毁于一场特大洪水的侵袭 。 在1986年的那次著名的多方机构联合发掘中 , 于三星堆的北面、古城内建筑群之间 , 考古人员发掘出一条壕沟 。 经林向测量 , 沟内的文化层堆积超过2.5米 , 根据土色土质共划分为16层 。 后来经碳14测定 , 文化层的最早年代距今约4800年左右 , 探方的剖面几乎构成了川西平原近五千年来的世纪标尺 。
▍蜀人大迁徙
据三星堆发掘者、四川大学考古系主任林向教授回忆 , 考古人员在现场发掘的某一天 , 四川省水利研究所的几名工程师特地来工地参观考察 , 当他们站在壕沟边听完林向的介绍后 , 面对发掘后特意留下作为研究之用的巨大“关键柱”久久审视不去 。 在这根“关键柱”的剖面上 , 可以看到整体为16层的文化堆积中 , 第7层是个明显的分界层 , 这是厚约20—50厘米的洪水淤泥层 , 顶面呈水平状 , 底面则随第8层的顶面形状而倾斜 , 呈凹凸不平状 。 发掘时 , 考古人员清楚地观察到这一淤泥层在壕沟及其周围存在 , 颜色为青黑色 , 纯净而几乎没有什么包含物 , 只是在底部发现过一柄长24厘米的柳叶形铜剑 。 在这一层之上 , 1一6层分别是现代耕土层到东周层 , 下面的8—16层 , 根据地层叠压与陶器形态分析 , 可分为四期:
第一期 , 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