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不消逝的电波》选段《晨光曲》到飘逸灵动的《朱鹮》 , 再到高难海派杂技剧《战上海》片断《丰碑》 , “上海出品”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惊艳全国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打造的原创舞台剧《浪潮》、音乐剧《烽火家书》好评不断 。 文化“爆款”背后 , 其实是上海原创力的迸发 。
去年 , 上海举办营业性演出近4万场 , 场次规模与2019年疫情前基本持平 。 眼下 , 上海各家院团和演艺机构都在埋头打磨原创精品 , 为演出市场重启积蓄力量 。
在上海 , 跨界、碰撞、融合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源源不断 。 兰心大戏院旁 , 2020年12月开业的朵云书院·戏剧店书店不仅举办讲座、读者见面会 , 还上演“不插电”音乐会、戏剧工作坊 。 书店一层摆着“演艺大世界”售票机 , 市民可以在这里浏览剧目 , 购买补贴票 。
上海文化“新基建”也进入了发力关键时期 。 毗邻东方明珠、面向黄浦江 , 去年7月开馆的浦东美术馆占据了寸土寸金的小陆家嘴地区最后一块土地 。
正在建造中的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众多世界顶级文化场馆 , 未来将拓展上海文化版图 , 让文化高地更具世界影响力 。
建设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 , 诸多文化发展的新愿景、新目标 , 悄然提升着上海的城市文化软实力 , 也将是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最直观的体现 。
勇立“潮头”:激发活力擦亮“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 蕴藏着大量与党的诞生和成长息息相关的红色记忆 , 红色基因早已融入上海城市血脉 。
“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根基 , 海派文化是近代上海对于江南文化的熔铸与升华 , 而红色文化则是在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基础上滋生、发展起来的上海文化基因 。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文史馆馆员熊月之说 。
2016年 , 上海全面启动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 , 着力打造建党历史资源高地、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建党故事传播高地 。
在上海 , 年轻人读“党的诞生地”图书成为一股潮流 , 上海文学界也启动了红色起点、红色足迹等一系列重大创作项目 。
红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三年演出400场 , 足迹遍布全国40余座城市 , 并创新打造了“驻场+巡演”双线并进的演艺新模式 , 成为上海向各地观众讲述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标杆范例 。
“当我们用守正创新的舞台审美 , 赋予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故事一种新的艺术样式 , 年轻观众不仅愿意接受 , 并且能产生巨大共鸣 。 ”饰演“兰芬”的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说 。
在全力擦亮“上海文化”品牌的路上 , 上海也一直勇立改革潮头 , 不断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活力 。 上海市民家门口的文化生活也越过越精彩 。
2019年底 , 上海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去年3月 , 曾被热情市民“秒光”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市民艺术夜校 , 春季班开班 , 除本部外 , 新增静安、徐汇、长宁、虹口四个区分校 , 46门课程包含汉服舞、相声等小众课程 。 下半年 , 又有5个区开设分校 。
文化 , 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 。 当下的上海 , 文化生活多彩 , 文化竞争力强劲 , 文化标识度彰显 , 上海用实践证明 , 城市历史文脉是活着的 , 与当下的城市生活产生关联 , 给予未来发展以文化滋养 。 (完)
【|上海活化城市历史文脉 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实现新突破】(中国新闻网)
- 桐城市|安徽文学名家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桐城举行
- 大学|我,上海的大学老师,透露能拿多少年薪?工作压力大吗?
- 上海市|上海本科生晒出“真实工资”,这金额让人意外,揭露了现实的骨感
- 特岗教师|上海招聘辅警400人,退役士兵放宽条件,报名截止明天!
- 北京|修复北京之脊,重拾城市记忆,中轴线保护复建不简单
- 淮阳|【诗意淮阳】古老的城市久远的诗——《送淮阳县令》
- 诸城市文化馆|诸城派东路大鼓传承又出新作品
- 福州|新冠三届值得关注,这个城市的政策暖心,懂心理的人力总都泪目了
- |欧阳儒|需要被讨论的“城市”
- 杨盈盈|上海时装周启幕,独立设计师杨盈盈:倾覆固化价值取向,演绎新中式的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