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 表现在主体性情上是“复性” 。 复性 , 就是回归于本然之性 。 本然之性至真至纯 , 是圣人道德境界的标志 。 《老子》第二二章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 ”苏澈《老子解》认为“抱一”就是“复性” 。 也就是说 , 唯有秉持于道 , 才能复归至纯至真的本性 。 出乎本性的道德是“上德” , 迫于外在规范的道德则是“下德” 。 “上德不德 ,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 是以无德 。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 ”(《老子》第三八章)上德不关乎外在规范 , 而发诸至纯至真之性 , 是无心为之的生命自觉 , 故“不德”而德——无道德之名 , 却有道德之实 。 下德出乎外在规范 , 是刻意为之的行为规范 , 故德而“不德”——有道德之名 , 却无道德之实 。 世俗所标榜的“德”本质上就是“下德” , 这才是老子批判的对象 。 所以第三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 , 失德而后仁 , 失仁而后义 , 失义而后礼 。 夫礼者 ,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 ”天下失道而德仁义礼勃兴 , 标志着忠信衰微 , 也是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 。 预先设定的礼义规范 , 是虚华之术 , 是愚昧之始 。 因此老子强调:大丈夫立身必须“去彼取此” , “处其厚 , 不居其薄;处其实 , 不居其华” 。 下德是“彼”是“薄”是“华” , 依赖外在礼义的强制;上德是“此”是“厚”是“实” , 出于主体的生命自觉 。 所以“上德”如“大象” , “执大象”则“天下往”;如淡乎无味的“道” , 不可“视之”“听之”“用之” 。 也就是说 , 上德不是形诸现实的标签 , 而是出乎自然的本心(本性) 。 如此 , “用道治国 , 则国安民昌;治身 , 则寿命延长 , 无有既尽时也” 。 可见 , 老子否定虚伪的标签式的下德 , 推崇出自本心的上德 。
综上 , 老子论“道”并未天马行空 , 而是巧妙地将道与上善的道德境界、无为的圣人境界、纯真的人生境界黏合在一起 , 将抽象之道落实到现实与人生中 , 从而具有普遍的价值论意义 。 这与儒家之仁就产生了内涵上的叠合 。
本文图片
▲孔子 。
孔子之“仁” , 是君子道德人格的核心 , 又是社会伦理秩序的规范 。 一方面落实在“礼节”“立身”“行为”的具体人生实践中;另一方面又是抽象之“道”的存在根本 , “本立而道生” 。 将“仁”由秩序伦理的具体规范 , 上升到抽象之“道” , 是孔子学说的基本理路 。 由此也使孔子之仁具有了抽象的哲学论意义 。
仁 , 必须形之于“德” 。 仁 , 是心性修养的一种抽象存在 , 必须以道德的形式具体呈现出来 。 所以 , 孔子既将仁作为人生矢志不渝追求的道德目标 , 强调“仁远乎哉?我欲仁 , 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又将仁作为人生修养的道德品质 , 其核心是“爱人”(《颜渊》)“济众”(《论语·雍也》) 。 在日常生活中能“博施于民” , 在时世艰难时能“济众” 。 可见 , “爱人”“济众”是“仁”的普遍原则 , 也是“德”的具体体现 。 “爱人”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 , “己欲立而立人 , 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 推己及人 , 是仁者之心 。 君子必须立身于仁 , 追求“道”的境界 , 才能对他人的人生选择作出合理的建议 。 第二 ,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在邦无怨 , 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 自己不愿做的事 , 不要强加于他人 , 这样才能构建一个“邦无怨”“家无怨”的和谐社会 。 简言之 , 无论是“立人” , 还是“达人” , 都不是强加于人 , 而是由正己做起 , 影响他人 。 仁与德 , 必须表现在博爱与正己之间 。
- |湖北出土原始版《老子》竹简,没想到震惊了考古界和文学界
- |如果鸿钧没出面,四圣会杀了通天教主吗?看鸿钧对老子说过什么
- 求职|如何看待性别对立?个体的权利与自由,日本女权主义史
- |东西问|汉学家黑山:跨时空对话,亚里士多德与老子的“相遇”是巧合吗?
- |大唐兴道,唐诗咏道,老子唐代受封为玄元皇帝
- |清代 和田玉籽料老子出关牌
- |除了老子,还有谁会把易经秘密传给孔子?难道还有第二人?
- 生活|《雪漠诗说老子》:用老子智慧过诗意生活
- 雪漠|雪漠携新书《诗说老子》开讲:碎片化时代怎样拯救阅读力?
- 伦是非|《新编老子说百病》(2) 山林子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