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杨家三代关注家乡仲景文化,杨士莪院士回乡再次到访南阳医圣祠】登上九阶踏 , 91岁高龄的杨士莪微笑着向大家点头致意 , 目光也第一时间投向巍巍屹立的子母阙 。 孩童时来过这里 , 9年前来过这里 , 此次回乡 , 医圣祠 , 依然是他要“探望”的地方 。
6月18日下午 , 回到故乡南阳参加“忆宛情深豫建未来——纪念杨廷宝返乡四十周年暨南阳加快建设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学术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 , 来到了医圣祠 。 这里他并不陌生 , 站在山门前时 , 他还想起了小时候在这里拍照的情景 。 “医圣祠现在非常漂亮 , 我小时候 , 这儿就是个庙呐 。 ”杨士莪说 , 自己小时候体弱 , 大人便带着到医圣祠来 。
尽管在南阳生活时间很短 , 回南阳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 但杨士莪的家乡话依然能脱口而出 。 “杨院士 , 跟您说南阳话可以吗?”闻听此言 , 回话便是标准的南阳话:“中啊 。 ”提及对家乡南阳的感情 , 杨士莪却觉得难以用语言来表述 , “这种感情 , 怎么说呢 , 这个地方是自己祖先开发、生活的地方啊 。 ”
医圣祠 , 延绵了杨家三代人的深情厚谊 。 杨士莪的爷爷杨鹤汀 , 是民国南阳第一任知府、南阳辛亥革命元勋 , 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 , 也是仲景学说的研究者和弘扬者 。 杨鹤汀有着深厚的国学底蕴 , 在南阳时便用仲景经方为百姓解除痛苦 , 在地方传为佳话 。 为便于初学者学习仲景经典 , 杨鹤汀晚年倾尽心力 , 把《伤寒论》《金匮要略》编成白话歌诀 。 杨士莪的父亲杨廷宝 , 是中国建筑职业实践的开创者、中国建筑教育的一代宗师 , 1982年春 , 81岁的杨廷宝回南阳参加研究扩建医圣祠工程方案 , 决定祠前建筑物用汉阙、朱雀装饰 , 以展示汉代古都风格 , 并对碑亭、大门、围墙等建筑物的细部装饰、色彩、用料等都一一陈述了意见 。 2013年第十一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开幕式上 , 杨士莪向医圣祠捐赠了祖父亲自编撰并手书的《伤寒论浅歌》手稿 , 希望《伤寒论浅歌》能丰富张仲景医史文献库 , 更希望能为后人带来健康福祉 。
本文图片
在医圣祠内边走边看 , 杨士莪不由提起祖父的《伤寒论浅歌》 , “这本书有精装本 , 也有简装本呢 。 ”听仲景文化学者刘海燕和杨磊介绍杨廷宝参与设计的建筑物时 , 他说 , 从医圣祠 , 能看出父亲对家乡的感情 , “他是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 尽可能地为家乡做点事 。 ”
而“难以用语言来表述”对家乡感情的杨士莪 , 也用行动说明了自己与父辈一样 , 对南阳家乡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就在6月18日上午 , 他在论坛发言 , 当场表示要捐赠100万元 , 设立杨廷宝助学基金以助力家乡学子成才 。 “我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什么 。 作为家乡人 , 总得为家乡做点啥吧 , 不做点什么 , 总觉得心里过不去 。 ”杨士莪说 。
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 , 杨士莪为中国水声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 但在与他接触的家乡人眼中 , 他就是一个风趣幽默、可敬可亲的长者 。 对家乡的医圣祠 , 他充满了兴趣 , 还不时“考问”自己的学生 , 兴致勃勃地向大家讲起明清时石狮雕塑的区别 , 说起飞檐在建筑上的运用 , “宋代翘得最厉害” 。 渊博的知识让大家赞叹不已 。 在建设中的医圣祠文化园内 , 杨士莪也详细了解了园区建设规划 , 并欣然提笔 , 写下“认真发扬祖国医学瑰宝”的题词 。
- 陶斯亮|陶斯亮:我为什么关注这场骂战?
- 福州|新冠三届值得关注,这个城市的政策暖心,懂心理的人力总都泪目了
- 翡翠|不要再去追求翡翠这一点了,来看看行家关注的吧,新手快学起来
- |旅法侨胞传播中国传统艺术(侨界关注)
- |胡适与《敦煌录》
- |在写字记事中发现中国书画之美~
- 秦腔|央视关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秦腔“零距离”,“梅花”与戏迷面对面
- |杨家育:站在珠峰之巅呼吸|诗人自选
- 考古|考古文博专家共话西南青铜文化:梳理自身文化谱系 关注与外界的联系
- |湖州出土道教封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