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宜抱竹夫人入眠

今日夏至 , 往后小暑、大暑相继而来 , 天气逐渐湿闷燥热 。 没有风扇空调的古人如何解暑消夏?除了扇风、取冰、吃冷饮这些常规操作 , 还有一个有趣的发明“竹夫人” , 给身体带去清凉 。
《诗经·豳风·七月》描写全年岁时活动 , 其中一段文字颇俏皮:“七月在野 , 八月在宇 , 九月在户 ,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时令的变化依蟋蟀的活动而展开 , 仿佛时令的推移游走就是昆虫蟋蟀牵引而来 , 又衔引而去 。 “八月在宇”后来被化用到小暑节气 , 用以描述小暑第二候 , 即“蟋蟀居宇” 。
夏至、小暑、大暑 , 这三个节气相继而来 , 标志着天气渐渐湿闷燥热 。 夏至 , 白昼最长 , 却非最热 。 古人认为 , 此时热气尚潜伏在土 , 十余日后 , 暑热方渐次发散 , 此即小暑;再十余日 , 则达到极致 , 为大暑 。 这段时间也是人们常说的“伏日” , 体现的是阴阳五行思想:“伏者谓阴气将起 , 迫于残阳而未得升 , 故谓藏伏 , 因名伏日也 。 ”(《汉书·郊祀志》颜师古注)不过 , 按照民间的说法 , “伏”就是天气太热了 , 宜伏不宜动 , 所谓心静自然凉 。
|今日夏至,宜抱竹夫人入眠
本文图片

俗言道:“寒有三九 , 热有三伏 。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 , 这个时令是按照古代“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 每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头伏 ,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 每伏十天 , 共三十天 , 有的年份 , “中伏”为二十天 , 则共有四十天 。
伏日酷热难挨 , 旧时没有空调 , 却也有各自的清凉法子 。 达官贵胄可移至清凉别馆 , 或取窖藏冰块纳凉 , 故自西周时就有凌人负责为周王室冬日取冰藏冰 。 隆冬时节 , 从江河湖泊凿取一尺见方的冰块 , 纳于山阴处冰窖里 , 冰块间以稻草相隔 , 堆满后封住窖口 , 再用泥巴稻草交错覆盖成丘 , 或上面再搭凉棚以蔽日 。 如此保存到夏日 , 就有寒冰可取了 。
不过 , 即便这样小心保藏 , 夏季开窖取冰时 , 冰块也常常仅存三分之一 , 故古时纳凉物件中 , 冰实在是极端的奢侈品 , 不是一般人能消受得起的 。 唐宋时 , 到了伏日 , 皇帝会赐冰或冰镇食物给大臣们 , 当然得到的也是少数 。 据宋代《岁时杂记》载:“京师三伏 , 唯史官赐冰麨 , 百司休务而已 。 自初伏日为始 , 每日赐近臣冰 , 人四匣 , 凡六次 。 ”可见 , 除了近臣与史官 , 其他官员只是多放几天“消暑”假而已 。
近臣与皇帝关系密切 , 获得格外恩赏倒不奇怪 , 史官何以得此特殊待遇?大概是因史官伏日也不放假 。 古代史官有两项重要职责:一是随时记录君王言行 , 所谓“君举必书” , 以此方式警戒君王 , 防止其任性而为 , 近可避免过失 , 远可垂范后王 。 所以 , 从汉代以后 , 几乎历代帝王都有起居注 , 记录君王每日每时的活动 。 二是古代史官因为熟知历代典籍 , 具备天文历法、典章制度等多方面知识 , 皇帝有不明白的 , 可随时咨询 , 因此 , 史官又可谓贴身机要秘书和智囊团 , 由此才没有放假一说 。
【|今日夏至,宜抱竹夫人入眠】不过到了清代 , 宫廷三伏天赐冰就已普及每一位官吏了 。 据清代《燕京岁时记》载:京师自暑伏日起 , 至立秋日止 , 各衙门例有赐冰 。 届时由工部制作冰票 , 自行领取 , 多寡不同 , 各有等差 。
发冰票领冰 , 大概还是历史上头一回 , 算得上一次物资分配方式的创新了 。 凭票供应 , 说白了还是因为冰纯属紧俏物资 , 我国20世纪有一段时期 , 几乎所有涉及民生的物资商品都是计划使用和凭票供应的 , 究其原因 , 还是物资匮乏的缘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