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对于老北京来说,夏至为何是吃面的好日子?( 二 )


所谓过水面 , 便是将热锅中挑出的面条 , 放在深井中打出的凉水中“拔”一下 , 以取其凉意——当然 ,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 , 讲究的人们会事先用冰箱冰好凉白开 , 图省事儿的可能就是过自来水了 。 这种做法面条清爽、筋道 , 吃的就是凉到扎牙根儿的感觉 。
过水面古来有之 , 始于唐代的“槐叶冷淘” , 便是过水面中的雅者 。 “青青高槐叶 , 采掇付中厨 。 新面来近市 , 汁滓宛相俱……万里露寒殿 , 开冰清玉壶 。 君王纳凉晚 , 此味亦时须 。 ”杜甫的这首《槐叶冷淘》诗 , 便是明证 。 做好的槐叶冷淘 , 颜色清鲜碧绿 , 吃起来爽心适口 , 显然是一道消暑佳食 。
日本的冰块乌冬面 , 也需要将煮好的乌冬面 , 放在冰水里冷却 , 使面条更具弹性 。 冷却后的面条在放入食器之前 , 还要先铺上冰块 , 再放乌冬面 , 在夏天尤其受欢迎 。
过水面 , 捞出来的面条要另加佐料 , 常见的佐料有炸酱、打卤、麻酱等 。 老北京人爱吃炸酱面 , 在夏日便可以过水 , 过完凉水的面根根利落 , 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儿 。 炸酱面有个特点 , 那就是自己家做的炸酱面最好吃 。 甭看炸酱做法简单 , 来来回回不外乎酱、肉丁、油 , 感觉做出来的炸酱味道却大有不同 。
夏至|对于老北京来说,夏至为何是吃面的好日子?
本文图片

延伸阅读:《老北京的生活》 , 金受申 著 , 李滨声 图 , 北京出版社2016年10月版 。
炸酱面讲究的是小碗干炸 , 这酱必须得是天源或者六必居的干酱 , 买回家得先将酱蒸熟 , 搁在瓷坛子里晾一宿 , 干酱得用香菇水和香油澥开 。 肥瘦搭配合适的梅花肉 , 切成骰子块大小下油煸炒 , 把肥油熬出来 , 要的就是原油下酱 。 一碗上好的小碗干炸 , 炸好的酱放在碗里 , 用筷子划开 , 缝隙不能粘合 。 这酱的颜色北城和南城又有不同 , 南城的酱黑 , 因为要放酱油 , 既有颜色又是咸口 , 北城则不放 。
打卤面是北方的普遍做法 , 不止北京独有 。 西红柿鸡蛋卤面便是家常版 , 豪华版的打卤面也颇费功夫 , 大棒骨熬汤 , 五花肉、黄花、木耳、口蘑 , 加上各种佐料 。 也有人做素卤 , 比如茄子、白菜等 。 需要注意的是 , 这面条 , 必须得吃手擀的 。 打天儿开始热起 , 北京人还爱吃一口麻酱面 。 过了晌午 , 一碗麻酱凉面 , 就可以打发一顿 , 过了凉水的面 , 口感素淡 , 裹上芝麻酱 , 香味十足 。
除了过水面外 , 老北京人夏天的家庭菜肴还有荷叶粥、凉菜等 。 金受申说 , 荷叶粥最适于家庭特制 , 皆因庄馆中另以小壶熬荷叶加姜黄 , 兑入白米粥 , 入口苦涩 , 毫无清香气息 , 与家中甜香合一的荷叶粥滋味相差太远了 。 此外 , 《酌中志》中提到 , 夏至伏日 , 戴草麻子叶 。 吃“长命菜” , 即马齿苋也 。
从周代时起 ,
在夏至日就有了祭神仪式
有道是“吃过夏至面 , 一天短一线” 。 这恰好说明 , 夏至是一年之中白日最长 , 黑夜最短的一天 。 过了这一日 , 白天就一天短似一天 , 直至冬至 。 《恪遵宪度》说“日北至 , 日长之至 , 日影短至 , 故曰夏至 , 至者 , 极也” 。
在民间绘制的节令神中 , 夏至神是一位貌似哪吒的童子 , 他左手持芭蕉叶 , 右手拿着火葫芦 , 脚踩风火轮 , 象征着火热滚烫的夏日 。 芭蕉叶既可遮阳也可避雨 , 葫芦则是盛药的容器 , 可以驱散疫病 。 对于农业来说 , 夏至是最为忙碌的季节 。 夏至虽然是“四时八节”之一 , 但庆祝活动却很少 ,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事繁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