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作者:蔡东小说家、大学教师
人这一生 , 想来 , 是身不由己的时候居多 。 读书 , 看电影 , 真是了解这个世界最经济近便的方式 。 回想身处县城的成长岁月里 , 老式电影院巨大的屏幕上 , 我曾第一次看见大城市的景象 。 同样 , 在那些身不能至的日子 , 便在老舍的散文里神游北京 , 在池莉的小说里想象武汉 , 在TVB现代剧里窥看香港 。
拥有多个“版本”的城市
比起海明威的小说来 , 更喜欢他的随笔集《流动的盛宴》 。 这本回忆性集子里充盈着巴黎的日常细节 , 也凸显出海明威情感细腻、不那么传奇的一面 。 《流动的盛宴》是关于小说写作的感悟之书 , 也是回想一座城市的记忆之书 。
“这短篇在自动发展 , 要赶上它的步伐 。 ”并非夸张玄虚之辞 , 体验过小说写作的人 , 大抵明白他在说什么 。 “十分贫穷 , 也十分幸福 。 ”人到晚年 , 他这样形容年轻时在巴黎度过的日子 。
很多时候 , 真正踏上一座城市的土地前 , 我们先在文学和电影中遇见她 。 初识巴黎 , 是在长篇小说里 。 《巴黎圣母院》读至第三卷 , 几十页的教堂描写排闼而来 , 叫人惊异 , 这也是小说?由此领悟 , 城市的地标建筑 , 不也可以当做小说的“人物”去写嘛 。 岂止建筑 , 气象亦可 。 《荒凉山庄》开头几大段 , 弥漫着的 , 全是伦敦的雾 。 狄更斯多么擅长营造氛围 , 读他的大部头 , 印象最深刻的 , 是常有神鬼莫测的诡谲气息从纸页中透出 , 类似感受后来只在阅读金庸小说时体会过 。
细细想来 , 还是小说带我去过的地方最多 。
但在文学中游历的城市 , 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城市 。 帕慕克与伊斯坦布尔羁绊甚深 , 他对成长之地的书写是高度个人化和风格化的 。 《流动的盛宴》类似于回忆录 , 海明威仍在序言中强调 , 如果读者喜欢的话 , 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一部虚构小说 。 可以说 , 我们读到的巴黎 , 是属于海明威的一个独特版本 。 同样 , 谭甫成、刘西鸿、邓一光、吴君、厚圃、弋铧、毕亮、卫鸦 , 一代又一代城市书写者让读者看到众多版本的深圳 , 他们的书写编织成通往深圳的“交叉小径” 。
存在于想象时空的城市更具生命力
某些自诩为“老上海”的读者会指责小说家写得不像、不地道 , 试问一句 , 为什么要像?连摄影和纪录片亦有主观性 , 优秀的摄影作品所凝固的瞬间和画面 , 往往散发着强烈的创作者气息 , 所谓真实 , 是蕴含着创作者萃取和选择的“真实” , 它也理应比现实更丰富 , 更不确定 , 更能灵敏激活人们的情感和想象 。 不必用《长恨歌》和《爱情神话》比附实际存在的城市 , 这些作品 , 首先是想象的、创造的、艺术真实的 。
存在于想象时空的城市更具生命力 。 古城长安永远消逝了 , 千年过去 , 另一个长安依然在诗歌和小说里生长 , 不断出现在一代代导演穷极想象力的影像语言中 。 她比泥土的、木质的、钢铁的城市活得更长久 。 是的 , 长安谁能放得下呢 , 就这两个字 , 里头的想象空间何其广大 , 文字有时显得苍白乏力 , 擅长视觉传达的影视工作者似乎更有重筑长安的底气和激情 。
陈凯歌的长安 , 华丽 , 堆砌 , 闪光的美人 , 明媚的色彩 , 繁华的街市 , 亮如白昼的夜晚 , 直扑进人的眼睛 , 那是直白亦动人的耀目盛景 。 侯孝贤的长安一片水墨洇染 , 墨色浸透宣纸 , 旧 , 寂然 , 安静 , 连富贵的牡丹花都沉入到暝宿长林的意境中 。 皆是长安 。 别忘了 , 在艺术的世界里 , 我们才有机会获得更多也更丰厚的感受 。
- |大开眼界!带你“云游”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6月22日举行开馆仪式,将于7月对公众开放
- 梅梅|特殊的情人(小小说)
- 翡翠|这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源自鼎鼎大名的玉雕师陆子冈,寓意平安无事
- |青田老家我代言|厉马可:做中奥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 篆刻|让清廉文化浸润人心,青田印社开展太鹤雅集活动~
- |两岸非遗“云”交流 赓续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城市建设不在整齐而在活力,不在漂亮而在舒适
- 乔羽|成都文艺工作者追忆“词坛泰斗”乔羽 他是中国文化艺术界的“集大成者”
- |城步:以民族文化促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