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场|李德南:短篇小说的一种写法及读法( 三 )


2016年的时候 , 我和蔡东曾做过一次对谈 , 题为《“凝视深渊” , 以及“与恶龙缠斗”——谈现实生活与文学写作中的“恶”》 。 当时我们以现实生活和文学写作中的“恶”为主线 , 谈一些写作路径的意义与局限 , 也谈到写作、阅读和生活如何互相补给或照亮 。 让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 , 这次对谈后来引起了编剧、作家、主持人柏邦妮的共鸣 。 她在《神聊吧 , 邦妮》这一节目的第100期对这一对话进行了领读并对蔡东的文艺观和生活观深表认同 。 有不少听众在留言中表达了听这期节目所获得的慰藉、共鸣和启发——有的是柏邦妮带来的 , 有的是蔡东带来的 , 有的是她们共同带来的 。 我尤其注意到 , 有一个听众谈到 , 她是一位心理老师 , 每天面对很多自残、想自杀的学生 。 很多时候陪伴他们 , 听他们说 , 会有一种无力感;而她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多琐碎和无奈 , 需要不断积蓄力量 , 获得慰藉 。 她和蔡东在《来访者》这篇小说中所写到的那位心理咨询师庄老师颇为相似 。 这让我想到 , 蔡东在写作时 , 虽然总是试图理解作为个体意义上的人 , 进而以文字的形式筑造与人物密切相关的、独特的世界 , 但是蔡东小说中写到的种种喜怒哀乐 , 又不是独属于笔下的人物的 , 而是与当下的世界相接通 。 我们会发现 , 人心的渴求和缺失、希望和绝望如此相似 。 我们可以从中认出我们的亲朋好友 , 甚至认出自己 。
我并不想将蔡东的小说简单地归为“疗愈文学” , 因为它们比通常的疗愈文学远为复杂、精湛 。 不过 , 蔡东的小说确实有疗愈文学所具有的抚慰作用 。 读蔡东的小说 , 未尝不可以采用这种读法 。 在读蔡东的小说时 , 我曾想起阿兰·德波顿 , 想起他的写作和实践 。 在《艺术的疗效》一书中 , 阿兰·德波顿、约翰·阿姆斯特朗曾谈到 , 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解读内心的种种困扰 。 他们认为 , 人是有心理弱点的 。 比方说 , 健忘 , 尤其是容易忘记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有容易失望的倾向;容易心理失衡 , 看不到自己最好的一面;很难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容易受肤浅与偏见的错误之害;在商业化社会中容易变得麻木 , 感到单调无聊 。 针对这样的心理弱点 , 艺术则可以提供相应的缓解或克服的办法 。 基于这样的理念 , 德波顿在2008年还创立了一所“人生学校” , 以书籍、研讨会和会谈的形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建议 。 埃拉·伯绍德、苏珊·埃尔德金同为剑桥大学英文系的同学 , 都热爱阅读 , 同为德波顿开办的“人生学校”的成员 , 负责为读者开列书单 , 《小说药丸》这本书则是他们工作多年后的一次成果积累 。 书中围绕人生无意义、旅行上瘾、身份认同危机、坚持等待理想的另一半、都市疲劳等各式各样的、千奇百怪的心理问题 , 为读者提供相应的书目索引 。 德波顿、阿姆斯特朗、伯绍德、埃尔德金把欣赏艺术、阅读文学作品视为一种疗愈手段 , 为读者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 认为可以通过发挥艺术与文学的指导、告诫和慰藉等作用 , 使得艺术欣赏者和文学读者成为更好的自己 。 进而言之 , 这也是把欣赏艺术、阅读文学作品视为一种自我完善的方式 。
为艺术和为人生 , 为文学和为人生 , 原是相通的 。 这是德波顿、阿姆斯特朗、伯绍德、埃尔德金的书写与实践所给我们的启示;而读蔡东的小说 , 我们也可得到类似的确证 。
责任编辑 吴佳燕 熊梦柔
作者简介
▲李德南|
李德南 , 上海大学哲学硕士、中山大学文学博士 , 现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青年评论家、专业作家 , 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 入选“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羊城青年文化英才”、“岭南英杰工程”后备人才、“广州市高层次人才”青年后备人才 。 著有《“我”与“世界”的现象学——史铁生及其生命哲学》《为思想寻找词语》《共鸣与回响》《小说:问题与方法》《有风自南》等 。 曾获《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首届粤派批评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