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称伏羲、女娲人首蛇身 , 这说明伏羲部族最初以蛇为图腾 。 随着迁徙和部族间的大交融 , 伏羲氏将渐次征服和结盟的各部落图腾也部分地融入蛇图腾之中 , 从而形成了以蛇身为基础 , 附加牛耳马齿、鹿角虾须、鱼鳞蛇身、狮鼻虎爪的多图腾组合的龙图腾 。 龙图腾由生物性的蛇复合、混血成为虚拟生物的龙 , 正是伏羲部族征服融合各部族走向文明强大在上古图腾崇拜上的典型体现 。 这种图腾崇拜习俗和文化心理世代传承 , 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 , 龙有着不可替代的牢固地位并代代相传 。 于是 , 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 龙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情感纽带和精神象征 。
本文图片
伏羲故事 连环画
龙不仅是中华先民共同认可的族徽 , 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到社会和民间而弥久不衰 。 历代改朝换代 , 君主即位便是“真龙天子” , 他们穿龙袍 , 坐龙椅 , 以龙子龙孙自居;朝堂宫殿无处不有龙 。 “龙”成为王权神授 , 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象征 。 宫殿、庙宇和重要建筑 , 其雕刻、绘画、装饰、碑刻等大多以龙为图形 。 在辽阔的神州大地 , 龙山、龙岗、龙阳 , 龙渊、龙池、龙洲、龙城、龙泉等以龙命名的山川城池不计其数;龙堂、龙壁、龙祠、龙亭、龙门、龙楼 , 龙邸、龙塔等以龙相称的亭台楼阁比比皆是 , 在民间社会与龙有关的项目如龙舟、龙灯、龙笛、龙香、龙骨车、龙尾砚、龙吟曲、龙爪书等更是不胜枚举;12生肖中有龙 , 龙字更为老百姓取名常用字 。 在社会民俗中龙既是吉祥喜庆的民俗标志 , 又是龙颜大怒发洪水、地震、雷电、降罪众生的兆应 。 可见龙文化深深积淀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层面 。
随着伏羲部族的强大和迁徙 , 他们东进中原 , 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 , 其子孙遍布黄河流域及其南北地区 。 正如闻一多所说 , 伏羲部族从黄河上游迁入中原后 , 古代的“诸夏”及其同姓的若干夷狄都是龙族团即伏羲的后裔 , 如五帝时代的黄帝、颛顼、祝融等众多首领 , 北方的匈奴 , 南方的荆楚吴越各蛮族 。 今天的蒙、满、苗、瑶、彝、藏、壮、布依、佤、黎、水、畲等各族等 , 都奉伏羲、女娲为始祖 。 可见在上古民族萌芽之时 , 伏羲就被大部分族群所认同 , 因而伏羲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始祖 。
伏羲文化与中华人文精神
伏羲事迹与传说起自先秦 , 秦汉时被纳入中国古史体系 , 至唐代时三皇之首的地位被固定下来 。 自先秦以来 , 由于其独特的地位和非凡的贡献 , 伏羲乃至女娲成为中华民族历代口耳相传又见诸典籍史乘并加以推崇、歌颂、祭奠、信仰、寻根的对象 。 于是 , 历代贤哲学人乃至统治阶层 , 遂以伏羲、女娲事迹及其文化创造活动为基础 , 复经演绎加工和增益扩展 , 加之民间传说的推衍流传 , 民间信仰崇拜与风俗习尚的浸润习染 , 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内容博大、内涵深奥丰富而蔚为大观的伏羲文化 。 其所蕴含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基因 , 成为催生和滋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源泉 。 概括起来 , 由伏羲及其文化所奠基的人文精神 , 最基本的有五个方面 。
一是穷究天地的探索精神 。 我们从伏羲女娲开天辟地的创世传说和一系列发明创造中 , 看到的是他们上究天文 , 下探地理 , 中开人伦 , 带领先民告别洪荒的生动画面 。 《周易·系辞下传》记载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 仰则观象于天 , 俯则观法于地 , 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 近取诸身 , 远取诸物 , 于是始作八卦 , 以通神明之德 , 以类万物之情 。 作结绳而为网罟 , 以佃以渔 , 盖取诸离” 。 正是凭借这种无所畏惧、穷究天地的探索精神 , 中华先民才开始迈向了文明时代 。
- 玛瑙|【 藏传精品火供虎牙天珠玉化阿拉善玛瑙手串】
- 夏至|夏至丨盛夏,如约而至!
- |【主播说节气】又到夏至,你了解它多少?!
- |【长图】2022(壬寅)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祭伏羲文
- |出去钓鱼没回家,被坑货老婆举报了
- |痴迷宋元水墨画,他来到中国拜访名师,成就画圣之名
- 云极|夏至日:“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昼”
- |演员招募丨繁星戏剧村经典剧目《奋不顾身的爱情》寻找“王文学”
- |【奋斗者·正青春】盖红艳的“石”情画意
- |【贵州巾帼先进典型】蜡染技艺让她从目不识丁到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