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火了!广西姑娘弹奏只有一个弦的琴,数十万网友直呼“上头”

“一弦出百音 , 独弦可成曲 。 ”无论是在广西东兴市京族博物馆面对游客讲解京族文化 , 或是在直播间里为粉丝们演奏独弦琴 , 赵霞总会一遍遍讲述独弦琴的独特魅力 。
作为京族文化的象征 , 这把由一根弦、一根摇杆组成的乐器 , 却可以演绎出千百首不同的曲子 。 音色婉转独特 , 扣人心弦 。 2011年 , 这项流传数百年的艺术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但在过去几十年间 , 独弦琴曾一度没落 , 面临传承困境 。 “很多京族年轻人都不知道独弦琴是自己特有的民族乐器 。 ”赵霞感叹 。 2019年 , 赵霞成为独弦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 与独弦琴相伴20载的她 , 如今是一名京族文化的博物馆讲解员 , 也是一名活跃在直播间的独弦琴演奏者 。
直播两年来 , 数以万计、未曾见过独弦琴的观众通过赵霞的直播间第一次认识了这个“新奇”的乐器 。 从京族音乐曲目《过桥风吹》 , 到精心改编的怀旧金曲《枉凝眉》 , 再到让独弦琴突然“火了”的《猪八戒背媳妇》 , 赵霞始终在尝试用独弦琴演绎不同风格的音乐 。 她的目标很明确:“想让京族的独弦琴更加有名 , 这样学琴的人多了 , 就是传承 。 ”
广西|火了!广西姑娘弹奏只有一个弦的琴,数十万网友直呼“上头”
本文图片

赵霞在抖音的账号“独弦琴【京为天人】” , 目前已有超过40万粉丝关注
为了生活 , 她曾放下独弦琴
赵霞成长在京族三岛之一的万尾岛 。 在她的记忆里 , 村里人的生计基本靠渔业为主 。 天还没亮时便忙碌起来 , 从码头收鱼 , 再到更远的县城卖掉 , 一忙就是一天 。 对自由生长的赵霞来说 , 独弦琴孤独的琴音是她童年深刻的记忆 。
“我上小学时 , 整个村只有一个人会独弦琴 , ”赵霞记得 , “每到傍晚有位叔叔就会在房顶架上音响 , 弹奏独弦琴的声音可以传遍全村 。 ”当时 , 她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听了都不太能理解 。 因为无论是曲调还是音色 , 独弦琴都太过于悲凉 。 “过去会弹的老人大多是通过传统的口传心授习得曲子 , 《过桥风吹》、《船夫谣》都是传统曲子 , 对于小朋友来说一点共鸣都没有 。 ”
如她所言 , 独弦琴传承不易 。 传统的独弦琴传承从不记谱 , 加上京族人口仅仅两三万 , 许多年轻人进入城市工作 , 因此鲜有人学琴 。 “早年间 , 老式的独弦琴未经改良 , 音色悲凉 , 延音不够 , 整个表现力很受限制 。 ”赵霞回忆 。 正因如此 , 京族独弦琴老一辈艺术家们曾如此感叹:“独弦琴是京族代代传承的古老乐器 , 如果你不学 , 他不学 , 就没了 。 ”
16岁时 , 赵霞来到南宁市里上学 , 因为擅长唱歌便加入了学校的少数民族歌手班 。 老师要求学生们必须学习一门乐器 。 赵霞作为京族姑娘 , 便选择了独弦琴 。
这是赵霞第一次认真学习独弦琴 。 这门看似结构简单的乐器学起来并不容易 。 演奏时 , 右手手指或持竹制挑棒拨动琴弦发声 , 同时用手掌外侧轻压琴弦定音 , 拨弦力度要精准 。 左手则轻拂摇杆 , 随弦律流动摇摆 , 把情感注入节奏 。 整个演奏动作十分轻柔 , 乐器音色也格外空灵 。 少女时的赵霞第一次感受到了独弦琴是好听的 , 这一练便是三年 。
毕业后 , 赵霞选择回到家乡 。 在家乡万尾岛 , 独弦琴演出的机会很有限 。 赵霞常常是在一些旅游活动中给游客展现京族乐器 , 表演一次下来能挣上几十块钱 。 她也就此放下了独弦琴 , 进入万尾岛一家酒店工作 。 一度 , 赵霞也以为 , 自己不会再与这个“孤独”的乐器产生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