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江晨|我该如何回答,我从哪里来?

文︱谢江晨
谢江晨|我该如何回答,我从哪里来?
本文图片

谢江晨|我该如何回答,我从哪里来?
本文图片

早晨 , 在出差下榻城市酒店自助餐厅的餐桌上 , 坐在同一桌的一位大姐问我是否是江浙人 , 我笑着摇头否定 , 却一时哑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 护照上 , 我的出生地是湖南 , 户口本上我的籍贯是湖南 , 户籍所在地在北京 , 而有生以来的岁月里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却是在宜昌 , 我从哪里来 , 我是哪里人 , 我该如何回答?
谢江晨|我该如何回答,我从哪里来?
本文图片

几十年来 , 我走过田野 , 穿过城市 , 到过许许多多地方 , 许许多多人问过我你从哪里来 , 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 。
谢江晨|我该如何回答,我从哪里来?
本文图片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 我的故乡在远方” 。 14岁那年我随同父母离开了我的祖辈生活过的湘中小镇来到湖北 , 丘陵交错、山清水秀那个叫坪上的地方是我的出生地 。 离开故乡的很多年里梦中常常出现故乡外婆家的老屋 , 童年玩耍时溺水的水井 , 给我启蒙教育的小学 , 还有记忆中无比巍峨的推窗即能看到的朗克山 。
谢江晨|我该如何回答,我从哪里来?
本文图片

谢江晨|我该如何回答,我从哪里来?
本文图片

虽说离开家乡快30年了 , 幼时住过的爷爷盖的老屋早已拆掉 , 但家乡于我 , 一直有故园的感觉 。 每隔几年陪同乡情甚浓的父母回家乡探亲 , 走在家乡的马路上时 , 还有我认识的不认识的长者叫着我的乳名 , 说起我童年的趣事和风光往事 , 不管我能不能记起 , 说者总是那么激动 , 似乎那些关于我的小故事是昨天刚刚发生 , 那时候 , 在我熟悉的乡音里 , 总是能很准确的找到那块土地留给我的根性 。
谢江晨|我该如何回答,我从哪里来?
本文图片

久居湖北多年 , 从少年到成人 , 从初中生到为人母 , 从养育孩子逐渐长大 , 到看着父母慢慢衰老 , 光阴的沉淀让我不知从何时开始将这片土地视为第二故乡 , 自然 , 我日渐喜欢这座江边小城 , 喜欢滨江公园的秀美葱郁 , 喜欢葛洲坝一坝跨两岸的雄伟壮丽 , 喜欢长江的浩浩荡荡 , 喜欢城区的美食街景 , 但是 , 我永远也去不掉的隐隐约约的湘音 , 偶尔会提醒我是来自异地的他乡人 , 客居这座小城多年 , 虽然父母就在身边 。
谢江晨|我该如何回答,我从哪里来?
本文图片

不惑之年因为工作带着女儿离开我早已习惯的地方 , 离开至亲的亲人 , 走向遥远、寒冷而又繁华的京城 。 今天当饭桌上的大姐问我从哪里来时 , 我禁不住问自己 , 我从哪里来 , 哪里才是我的根 , 出生在湖南乡村 , 成长在湖北小城 , 如今工作在帝都的小女子 。 也许我已没有了故乡 , 然而在拥挤的车流中 , 在十面霾伏的城市里 , 我时时想起故乡的山水 , 想起居住了20多年的江边小城的惬意 , 那些融进我生命的土地 。
谢江晨|我该如何回答,我从哪里来?
本文图片

在读台湾作家龙应台《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一文中关于陪同父亲听“四郎探母”那段戏时 , 禁不住泪水涟涟 , 文中父亲国民党的老兵少小离家老大不能回的痛 , 海峡两岸同根不能见的苦 , 而那份痛苦只能通过听戏去疗伤 , 去洗涤灵魂 。 通过这个老兵的痛苦让对我对客居外地多年受过高等教育的父辈们总想叶落归根的传统想法从过去的不置可否到完全理解 , 因为在我思念那些融进我生命的土地时 , 我也期盼可以自由行走 , 尽情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