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片|考古太深奥?不不不,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考古有趣极了!

上月底,随着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掘新发现的公布,又一轮“考古热”无形间升温。近年来在国内日益受到更多关注的考古及其相关的文博领域,似乎都在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不过,若要深究有关考古的学问,恐怕仍有许多普通读者认识中的“盲区”和误解。有人或许会问:对考古感兴趣却不懂的人,如果想看一本科普类的入门书,该从哪里下手呢?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工作站副站长唐淼给红星新闻采访人员推荐了一本好书——《考古好玩》。作者是复旦大学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高蒙河,他也是我国进行公众考古研究和实践的著名学者。
玉片|考古太深奥?不不不,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考古有趣极了!
文章插图

这本《考古好玩》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作者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给读者们娓娓道来有关考古这门学问的方方面面,书中既有关于理论和定义的严谨解析,也分享考古人风餐露宿、吃喝拉撒的生活点滴,内容扎实、可读性强。
以下便是采访人员在读完整本书后,精心为读者选摘的一些内容,看完以下这些节选,相信你会对考古这门“深奥”学问的了解更进一步。

发现文物不等于考古
——在考古学作为近代科学诞生以前,国外早就有了古物学。中国可能更早些,至少在宋代就有了收藏和著录古物的金石学。拿破仑18世纪远征埃及时,就带着研究埃及的学者,在埃及寻访古迹和遗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拿破仑带领的学者就是严格意义上的考古学家。
中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曾有过三次文物大发现:一次是1899年,比较流行的一说是相当于今天教育部高官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一味叫做龙骨的中药材上发现了刻在上面的文字;一次是1900年敦煌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4万多件,后来遭到英国人、法国人乃至清朝不少官吏的劫掠;还有一次是1901年前后开始的、被王国维称之为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最大发现之一的“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即著名的敦煌汉简、居延汉简以及楼兰、尼雅等地发现的汉简。
但如果哪位说这些就是考古发现,恐怕稍有点考古常识的人都不会答应。换言之,这些带有劫掠、探险、寻宝目的的行为以及取得资料的手法,最多只能说是文物发现而已,不能和考古学的研究目标与科学方法相提并论。
花与龙,中国古文化两大起源的标志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有一篇短小精练的著作,全文不到两千字,名为《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将中国古文化的起源说得清楚明白,还曾被选入1988年高考语文试题,作为阅读理解材料。原来中华文明的起源里,除了威武的龙,也有娇美的花。
中国古文化有两个重要区系:一个是源于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一个是源于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它们都有自己的根(祖先)、自己的标志。两者出现或形成的时间约距今六七千年间,都是从自己的祖先衍生或裂变出来的。仰韶文化的一种标志是玫瑰花(包括枝、叶、蕾、冠或仅花冠);而红山文化的一种标志是龙或仅龙鳞。华山脚下的玫瑰与燕山以北的龙的中间对接点在桑干河上游(河北省、山西省北部)一带。
两者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发现在大凌河上游的凌源、建平、喀左(辽宁省西部地区)一带,时间不晚于距今五千年间。那里近年发现的红山文化后期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含有玉雕猪龙、玉雕玫瑰、玫瑰图案彩陶筒座与彩陶盆的巧妙结合。玉雕猪龙放在男墓主人身上,彩陶玫瑰图案盆和筒座配置在积石冢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