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片|考古太深奥?不不不,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考古有趣极了!( 二 )


玉片|考古太深奥?不不不,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考古有趣极了!
文章插图

花瓣纹彩陶器盖(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泉护村遗址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片|考古太深奥?不不不,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考古有趣极了!
文章插图

花瓣纹彩陶盆(据仰韶文化博物馆官网)
红山文化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等可以看作是以龙和华(花)为象征的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的共同体结合到一起,从而迸发出文明“火花”。(以上系本书作者节选自苏秉琦文章)
考古人不收藏古董
——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当然地以为:考古学家整天与出土文物打交道,个个属于行家里手,断宝识贝,比那些想收藏又怕上当而不敢下水的爱好者,有与生俱来的天然行业优势,一捡漏一个真货,一鉴定一个准头,那家里还不藏品满箱,文物满架吗?
这就太不了解考古行业的行规了。俗话说,瓜田李下,忌讳弯腰。考古人是挖文物的,如果顺带还收藏文物,那文物是怎么来的,就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
考古人的行业自律由来已久。中国人第一次自己来做考古的“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自1928年初发掘殷墟时开始,便与考古组同仁约法三章,凡是做田野考古的都不藏古董,因为考古学家的古董是哪里来的,难以解释。这个传统在中国田野考古界一直延续至今。李济先生去世后人们发现:在他的遗物中只有几件仿造艺术品,没有一件古董,所藏的一万余册书,也没有一本是珍本、善本。
玉片|考古太深奥?不不不,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考古有趣极了!
文章插图

书中插图:考古队员们在野外跋涉
什么是遗存?什么是遗物和遗迹?
——遗存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人造物和部分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物,也可以划分为遗迹和遗物这两大类。比如窖穴、房屋、墓葬等,都叫遗迹;像细石器、器具、种子、人骨、兽骨等,都是遗物。
对于考古学家来说,遗物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可以移动并不会在移动中改变其形态的物质,遗迹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否则便会改变其形态的物质。换句话总结,就是一个能拿走(遗物),一个拿不走(遗迹)。
然而,随着考古学的工作范畴近年来愈加扩大,比如水下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沙漠考古学等边缘新学科不断涌现,增加了不少非人工但却与人类相关的自然遗物和遗迹的成分,遗物和遗迹已经不足以涵盖,于是便有了一个包罗更广的词“遗存”。
中国古代名人里 谁的遗存最多?
作者认为,除去那些帝王家族,能沉淀出最多遗存的古代名人里,明代航海家郑和要算一位。据作者调查和考证,云南、福建、北京、泉州、南京、太仓……甚至远至南洋和东非等地,也发现了一些可能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古迹与文物等。
可以这样说,郑和应该是中国古代名人中走到离中国最远地方的人了。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还是文明?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已经有一二百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他的名著《万古江河》中也写道:“在‘中国’这个观念还未形成时,人类早已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活动,他们……逐渐发展出多元的地区文化,经过分分合合,这些地区文化逐渐聚合为几个主要的文化系统,成了日后中国文明构建的基础。”
这里说得明白: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是先有文化,后有文明的。文明的界定有三个要素:文字的创造、金属的发明、城市的兴起。这三个要素在埃及、两河流域或印度河流域等地,大概在5500年前即已出现,而在中国大约是距今4500~5000年前出现。
因此,正确的表述是: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