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影响世界的中国家族,延续84代,子孙遍布美、日,韩国一脉8万人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白居易
【 一脉|影响世界的中国家族,延续84代,子孙遍布美、日,韩国一脉8万人】判定一个国家的历史,就看它经历的朝代;一个家族的兴旺,族谱上已然清晰可见。《百家姓》,仅仅记载的是一个个姓,背后的家族历史,或许早已中断不堪。
在华夏的这一片土地,如果要找一个姓,是见证朝代的更替,历史变迁的证明,我相信"孔"姓是无可厚非的,时至今日,孔姓无疑是中国最大的家族。它的诞生或许不是最早的,但他的影响和传承是举世共睹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中的第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简简单单30字,是经历2570年的历史传承。从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学习实践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学的认知。并影响其后的2500年的历史。
夫子姓孔,名仲尼,其祖上是殷代贵族,为躲避战乱,迁族鲁国。公元前五五一年,孔子诞生。三十多岁,开始收自己的第一批学生,其中包括颜路,曾点,子路。
在从政多次失败后,孔子定下心来,把全副精力放在教育一块,经常和弟子谈论"仁"。在当时"庶人"抬头的社会环境下,由于阶级的限制性,他主张维持等级制度的"礼",或许我们把它看作是孔子向等级制度低头的转变,但正是这次低头,成为他思想的最光辉的一面,也是他得以延续的原因。
孔子的施教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重在启发,因材施教,正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受到极力的推崇,他让每个人都感到了无限的可能, 对于阶级统治,他采取中庸之道,对于普普通通的人,他采取一视同仁。
正如颜路感叹:往上看吧,越看越高;往里钻吧,越钻越有东西。瞧着在前头呢,忽然又转到后头,老师一步步诱导,给我最广泛的东西,又给我最扼要的东西,让我想要停下也不够,我费心竭力地的跑,彷佛刚要赶上,但是他又跑到前头,总是赶不上。
"我谈不上创造,我只是转述"作为中国最早的历史学者之一,孔子就这样说道。
《春秋》作为他晚年的著作,是明知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的无奈,但仍然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决心。流传千古的《春秋》,不是对历史客观的记录,而是孔子的主张看法。正是这种名分大义,《春秋》为后世所看重,是为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时至今日,孔子后裔已经传到第八十四代。除了家学渊源,孔家传承延绵不断还与家族的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关。
孔子后人对于家族族谱是十分重视的,每过三十年,就会重新修订,详细记载家族的每一位后人。
此外,孔家得以延续,还和历代统治者息息相关,自孔子的学说推广以后,作为儒家正统,他的地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直稳如泰山,无论朝廷如何改变,儒家都会有一席之地。也正因如此,几乎历代孔子传人,都会在朝廷取得一官半职。
在山东曲阜,孔家的根系所在,有孔庙,孔府等标志性建筑。在古代,每过五十年就会举行一次祭孔,其规模宏大,难以言表。对孔家子孙的保护,哪怕是在战争年代,也会不遗余力。
孔子第七十七代传人,第三十二代衍圣公孔德成,在他还未出生就被给予厚望,因此,在他出生时,山东省省长亲自派兵保护,更是放了13响礼炮宣告天下。哪怕是在清政府覆灭,封建主义倒塌的混乱中,孔子氏族的声望也没有受到一丝影响。
除了孔家严格的保护措施和政府的帮助以外,孔家能世代相传的最大原因还与其子孙后代的努力息息相关,孔家后人,在各个行业都有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物。西汉孔藂,官左司马、将军;南北朝经学大臣孔颖达,著《五经正义》;誉称"二苏联壁,三孔分鼎"的孔平仲,孔文仲、孔武仲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