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平|守艺|小乡村最后的木偶世界

【 孟庆平|守艺|小乡村最后的木偶世界】四股弦声起,从帘幕后打出的灯光落下来,舞台上的木偶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伴随着“咚咚”鼓声,它们缓缓而出,妆容夸张,宽袍大袖。
和着舞台旁边时而激昂、时而温婉的四股弦曲调,两个木偶在舞台上,或相望、或相拥、或相绕……在幕布遮挡起来的舞台后部,老艺人们正卖力地举着木偶,灵活控制着它们在台上的一举一动。

源远流长的 木偶戏历史
“小小鼓词人上人,有口无心听下音。虽然不是真君子,也是前朝一古人。”在邯郸馆陶县城城北20多公里卫河堤畔,有一个民风淳朴的村落——滩上村,馆陶木偶戏就生长在这里。
孟庆平|守艺|小乡村最后的木偶世界
文章插图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包括泉州、晋江、漳州、辽西、川北等多个地区的地方特色木偶戏,以“木偶戏”这个统一的项目名称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偶戏,同皮影戏等传统戏剧形式一样,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以歌舞演故事的木偶戏在古时又被称为“傀儡戏”,明人文徵明《傀儡》一诗云:“末郎旦女假为真,便说忠君与孝亲,脱却戏衣还本相,里头不是外头人。”木偶剧历史悠久,据传汉朝时就已出现,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到了唐宋,中国傀儡戏开始兴盛。明清时期,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傀儡戏在明代大量吸收戏曲声腔、剧目和表演艺术的营养,使其得到长足的发展,清代以后声腔也日益增多,出现了辽西木偶戏、广东杖头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等分支。
孟庆平|守艺|小乡村最后的木偶世界
文章插图
木偶戏通常是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上音乐。而木偶戏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种类繁多,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其中,杖头木偶遍布中国大地的南北东西。馆陶县滩上村的木偶戏系杖头木偶,古称“托棍木偶”,俗称“三根棒”,老艺人们也称之为肘大偶(方言音hou)。
20世纪40年代,滩上村村民孟宪臣(已故)等接触到木偶戏后,便迷恋上了木偶戏。当时演出木偶戏能挣些钱养家糊口,于是,他们把木偶戏和当地流行的四股弦戏(柳子腔)结合,形成了小有规模的木偶戏演出团体,人员最多时曾达到十七八个。
馆陶木偶戏历代均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孟庆平是孟宪臣的侄子,也是馆陶木偶戏的非遗传承人。他自幼学艺,刻苦认真,天生就一副宽厚明亮的好嗓子,即能演唱又能操纵木偶。如今已经74岁的孟庆平,还时不时在家摆弄着陪他走过六十年的木偶,对他而言,这些木偶是他的家人,更是他人生的见证者。
孟庆平|守艺|小乡村最后的木偶世界
文章插图
滩上村木偶戏班。

从“戏迷”到“戏精”
杖头木偶在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员操纵时左手持主杆,置于偶人后背中部,掌握身体的前后仰俯;右手持侧杆,分置于两臂,掌握两臂及手的动态。木偶表演动作丰富,尤其手的动态,可细腻地表现出人物的各种情态,能表演开合扇子、撑伞、斟酒、烧香点烛、射箭、舞剑等。
孟庆平|守艺|小乡村最后的木偶世界
文章插图
孟庆平
聊起木偶戏,孟庆平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他说,木偶戏最早出现在紧邻滩上村的丁圈村。“1963年发洪水,大部分村民逃难前往河南或山东。但是会戏的没有走,因为他们凭说唱能养家。后来紧邻滩上村的丁圈村有了专门表演木偶戏的老艺人,他们玩木偶,我们常去看,有时他们也来我们村子里演出,这是滩上村对木偶戏的最早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