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许渊冲: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文学|许渊冲: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文章插图
新京报采访人员周岗峰 摄
【 文学|许渊冲: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撰文 | 宫子
西南联大五大才子之一
许渊冲先生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应该是一个月前的一段采访。在这段采访中,已经一百岁的许渊冲和采访人员谈起了自己当时的俄语成绩也很好,为什么却选择了法语文学而不是翻译俄语文学作品,他带着调侃的语气说,“因为俄文有一个毛病,吃饱饭你要看这书太累了,所以后来不念俄文了。法文,轻而易举,跟英文太像了。法文不费力,又讨好,俄文吃力又不讨好,托尔斯泰写得那么长,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你简直不想看。写那么长干什么,我想算了”。这段话顿时引起了国内无数文学读者的共鸣,大家也被许渊冲老先生直率的回答所吸引,谁都不会料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会突然传来这位老先生的讣告。
在许渊冲做文学翻译的那个年代,吃饱饭,的确是第一重要的问题,尽管他出生的家境并不算特别差,但是在当时做文学,论及收入待遇状况,肯定没办法和其他专业相比。1921年4月18日,许渊冲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书香家庭中,他的母亲是当时江西省唯一一所女子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母亲的熏陶下,许渊冲很早就开始识字,在4岁的时候便接触英文,同时开始阅读欧美文学的经典作品。他的表叔熊式一也是一位翻译家,可以说在童年时代,许渊冲便在冥冥之中和文学翻译这项事业产生了联系。
1938年,许渊冲考入西南联大,大一时期便将林徽因的诗歌翻译成英文。后来战争爆发,许渊冲加入了美国志愿空军飞虎队服役。1948年,他又考入了法国巴黎大学,开始进修法语文学。从英语到法语,这个转换对他来说似乎并不困难。
在西南联大上学期间,许渊冲和朱光亚、杨振宁、王传纶、王希季并称为“五大才子”,在这五人中,文科出身的许渊冲或许是最直言不讳的一位。翻译过多部作品的他,曾在参加央视《朗读者》节目时递出一张“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听起来非常地自负,但许渊冲自己表示,这不是自负,而是自信。自负是虚荣地说假话,但他说的都是自己实打实翻译出来的作品。
即使还在学生时期,许渊冲的性子也如后来人们所看到的一样直率,不服输,心气高,喜欢争论。曾经,西南联大的同学就给许渊冲起了个外号,叫做“许大炮”。但是许渊冲本人对此倒是不介意,他觉得这个外号还挺符合自己的——“我就是说话没顾忌,孙中山不也叫‘孙大炮’吗?我倒觉得这是提醒我不要乱说话,但敢说话还是要的!”因为敢说话,直言不讳,再加上不会以中国人传统的谦逊来掩饰自己的才华,许渊冲在国内可谓是得罪了一批人。
另外,由于那个年代正是外国文学翻译刚刚兴起的时期,文学应该如何翻译,如何确定翻译的标准,直译和意译哪一种更尊重原著?这些文学论战自然也缺不了许渊冲的加入。只是,年轻意气风发的时候或许还有余力来为自己的观念发声捍卫,随着年岁的增加,当老年的许渊冲再次面临翻译问题的相关指责时,身体状况不好的他已经没有精力再去应对。他在家中闭门谢客,拒绝外人的采访,只想以清净的姿态继续和夫人过平静的日子。
两次文学争论
这条指责发生在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黄少政直接在文章中指责,“许渊冲的译文可能是1949年以来中国翻译界和中国英语学界最大的闹剧”。这篇文章发出来后,顿时有一批矛头都对准了许渊冲。无论是支持这个观点的,还是反对这个观点的,大家都想第一时间采访到许渊冲本人,听听他如何应对。许渊冲并没有接纳这些陌生来客。夫人照君也安慰他说,千万不要和这群没有格的人生气,让他不要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