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让游客随时拥抱“身边的非遗”

游客|让游客随时拥抱“身边的非遗”
文章插图

陆丰大安滚地金龙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游客|让游客随时拥抱“身边的非遗”
文章插图

国家级非遗:甲子英歌舞
游客|让游客随时拥抱“身边的非遗”
文章插图

广州沙河粉非遗制作工艺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游客|让游客随时拥抱“身边的非遗”
文章插图

马磊
文/图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 刘星彤
最新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广东再有“18强”晋身。与此同时,文旅部日前发布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各地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提供了更明确的路径及目标。放眼广东,体验传统非遗文化的形式越发多样,正在“活起来”的非遗,已然成为丰富居民文旅生活体验的重要内容。
广东再添18张国家级“非遗名片”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非遗大省的广东,此次有18个项目入选,具体包括:
珠玑巷人南迁传说、竹板歌、莫家拳、潮州菜烹饪技艺、米粉制作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等6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禅宗祖师传说(六祖传说)、狮舞(上川黄连胜醒狮舞)、狮舞(瑶族布袋木狮舞)、木偶戏(湛江木偶戏)、蔡李佛拳(广州北胜蔡李佛拳)、咏春拳(佛山咏春拳)、粤绣(珠绣)、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针灸(岭南陈氏针法)、春节(行花街)、民间社火(高要春社)、庙会(茶园游会)等1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从入选项目来看,此次广东入选的新一批国家级“非遗名片”,涵盖了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以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类别为主,体现了鲜明的地方非遗特色。
其中,广州市作为此次全省入选项目最多的城市,共有4项入选。至此,广州市的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共计已达21项。
传统非遗将注入更多时代气息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文化和旅游部发布《规划》,系统部署了“十四五”时期的非遗保护工作,重点明确了加强非遗调查、记录和研究,加强非遗项目保护等 6方面的主要任务,并部署了8个专栏的重点工作。
对于《规划》的发布,奇创旅游集团首席创新官陆旭岚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之际,其对于新时代新形势下增强国民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在农耕时代形成,乡村是很多非遗人才生长、集聚的地方,通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对于当前助力乡村振兴同样意义重大。
“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灿烂文明,现代人的很多困惑,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但陆旭岚同时表示,文化也是行进的,如何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为中国传统文化烙上时代的气息,如何在传承中创新以及如何在未来的百年甚至千年回望里,形成21世纪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值得进一步深思。
专家解读
开发非遗文创
让非遗“活起来”
受访人:奇创旅游集团总经理 马磊
问题1:当前我国非遗文化和文旅产业的结合有哪些主要方式?
答:非遗+文旅作为当前非遗传承发展的新视角,其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如“非遗+美食”“非遗+研学”“非遗+疗养”“非遗+爱情”“非遗+竞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