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二 )


2017年10月3日,中国赴肯尼亚现代人类起源考古队抵达肯尼亚的第三天,考古队员们即在玛卡里亚瀑布附近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在随后的多批次考古工作中,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肯尼亚吉门基石遗址考古发掘300多平方米,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000余件,并在吉门基石遗址附近发现27处旧石器地点,时间跨度覆盖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
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考古队员们推断,旧石器晚期文化的主人可能正是最早的现代人。这一推论支持现代人是在7万至5万年前走出非洲的观点。同时,通过对吉门基石遗址各时期叠压地层的系统挖掘及研究,特别是对上层细石器的收集整理,队员们确认了细石器文化的传播路线。
“与中国专家的合作十分愉快。他们提供的先进技术经验为我们的考古研究带来很大帮助。”两次参与中肯联合考古队工作的肯尼亚专家约翰说。约翰是古人类学研究的资深专家,遗址的名称“吉门基石”正是来源于他的肯尼亚名字。在约翰看来,近年来,中国为人类起源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中国考古队的工作不仅得到肯尼亚方面的充分肯定,其研究成果也在业内受到重视。中国考古队已成为国际考古界的重要力量。”
孟图神庙遗址——
“让埃中两大古老文明在联合研究保护中绽放新的光彩”
自2018年至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埃及文物部组成的中埃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北部的孟图神庙遗址开展考古和研究工作(见图,中埃联合考古队供图),让神庙的实地景象和出土文物渐渐呈现于世人面前。
“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的互鉴过程中,能深入感受各种文明间的共性与个性。”在谈及中国考古走出去的意义时,中埃联合考古项目中方执行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家贾笑冰说。
在中埃两国建交60周年的2016年,受开罗大学邀请,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王巍率团出访埃及。访问期间,时任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瓦法阿·西迪克说的一句话,令王巍难忘——“目前在埃及的206项国际考古合作项目中,没有一项是有中国参与的,我们期待与中国开展合作。”
“如果没有对对方历史文明的清楚认知,中埃文明的交流、两大文明古国的交往,就难以深入有效。”回国后,王巍立即就中埃联合考古展开前期调研。2018年10月,两国签署《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协议》,中埃联合考古队正式组建。同年11月,项目一期工程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发掘。
孟图神庙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卢克索著名的卡尔纳克神庙的一部分。1979年,卡尔纳克神庙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贾笑冰表示,中埃两国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灿烂,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工作既有相似性又有互补性,双方通过携手合作,有助于加深对彼此文明的理解。
尽管考古工作只进行了两个发掘季,但已取得显著成果,例如在奥西里斯小神殿区的发掘成果,为研究古埃及奥西里斯神崇拜补充了新资料。在中埃联合考古项目埃方领队穆斯塔法·萨基尔看来,中方团队带来的先进技术和宝贵经验,为联合考古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联合考古为期五年,期待双方在一个又一个五年的交流中深入互动,让埃中两大古老文明在联合研究保护中绽放新的光彩。”
(本报墨西哥城、约翰内斯堡、开罗、北京6月13日电)
作者:本报采访人员刘旭霞邹松景玥俞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