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明意|要理解《道德经》的“道”,为何离不开对“意”的理解?( 二 )


此外,“道”具有价值意识的本体论。儒家的终极价值是仁义礼智,庄子的终极价值是逍遥,佛教般若菩提心,老子的终极价值是无为。老子哲学“无为”的价值意识的定位仍然是世间法,是位高之人的重要的做事准则,这种人生智慧与儒家的道德哲学相辅相成,与诸多古代经典是一脉相承的。《人物志》《菜根谭》等,都充满了老子的智慧。
郭美华谈了他对“意本论”的理解。他认为,以“意”来讲《老子》的合理性在于“意”的凸显,在天地、道之前要有一个“意”,没有“意”的话,“道”就无法谈。“意识”是一切得以显现的前提。所以,温海明在老子的“道”之前加了一个前提“意”,只有从“意”开始,才能进入“道”。
《道德经》五千言都是“意”的表达。“意”的呈现后才能呈现出天、地、人、道。自然地出现,意味着在老子的意哲学中,普遍的仁义政治是被排斥的,因为仁义之义是自私的。自然之意是玄意,意在自我明了中显现自身。在这种显现中,温海明十分突出“门”的重要性。“生机”对理解老子的意哲学来说始终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进一步可以谈“门”。“门”具有畅通和开放的意义。这种德之间的畅通往来非常重要,它标志着开放。
开放有很多种,一是有限的个体向自己未知的无限开放,二是向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开放。“门”意味着很玄乎的东西,因此最后要讲玄意。玄意有三层意思:基础的理解是自我的深邃,意的呈现以自我明了返向自身;第二点是他者的他意,在道家看来,我和他者的他意是社会的基础,社会秩序的建构应当以我与他者的他意不同为基础;第三层是世界的广袤,这标志着世界的自在性、超越性。道家世界非被某个圣人所拥有的,天应当与人分离,如此才能捍卫自身的“意识”,因此在老庄中天人合一难以理解。所以,用“意”来解释道家可以的。
道德经明意|要理解《道德经》的“道”,为何离不开对“意”的理解?
文章插图
《道德经明意》,温海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9月版
意本论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姜丹丹指出,那一代新儒家非常有意识地重新塑造或者建构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从东西汇通的语境当中,这种视角有意识地挖掘中国古代哲学重要的理念,提出了自己系统性的概念。从这个视角上来看,温海明在《道德经明意》、《儒家实意伦理学》、《周易明意》中都提出了“意”的概念,许多诠释的细微之处值得品味。
温海明对每个概念都专门围绕“意”来重新进行梳理,如“无欲之意”是指去除过度的、私己的欲望,解释了如何在这个层面上和它“意”以及公共之“意”沟通,即打通私人修养到公共生活治理。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老子的知识论重新解释为非阴谋论,充满智慧的方式——意念如何通于万物观物之自然转化的化境。
其次,在对欲望的调节中,如何通达自然之意,如何在整合与非整合之间,也在儒道相结合的层面上,温海明重新构建一种有动能的、充满活力的、能够让生命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老子的“德”更倾向于生命力,而不是提出一种抽象道德原则的解释方式。
道德经明意|要理解《道德经》的“道”,为何离不开对“意”的理解?
文章插图
姜丹丹
另外,在“意”的问题和儒家的比较当中,实际上呈现出在情境的关联性当中的一种吊诡。温海明在一些方面继承了安乐哲的观点,但同时更强调了生成流变的问题,在这方面,温海明的陈述更加接近于德勒兹的生成论等。比如,在“有无相生”的问题当中,温海明更加注重在共在的或者整体的道德认识中,老子对于对立性思维的转化。他强调在主导性思维中所被忽略的另外一方面的一种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是放在有无相生的、隐和显共存的整体视野当中,这就引向谢林从潜能到实现的具体过程。但是,这种超越注重不同现象的流变。流变不是完全混乱的,而是在多元的,又具有连贯性的整体当中的。在“意”和非我之间的这种间隙当中,我们可以从重新利用当代的视角来补充一些新的成分。因此,在对于老子的理解当中,“道”作为创生的过程当中包含差异性,这引向了从自身的调节到心对物的治理等非常具有当代综合的伦理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