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明意|要理解《道德经》的“道”,为何离不开对“意”的理解?( 三 )


刘梁剑指出,意本论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刘梁剑在《道德经明意》中找到了对这一问题的一些回应,比如心意发动要符合自然之道。但是,刘梁剑对于自然之意还是有些困惑:一个人发出的心意可以合乎自然之道,这种意既是人发出的,又是与道相合的。如此理解,与道合一的“意”与大家讲的“意”具有一定区别,困难在于这两种“意”的区别。这种分别包括了中国哲学各家内部的区别。这种“意”与天地为一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这种体验和宗教体验又有什么不一致?这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地方。
贡华南认为,在五四运动时期,大家对《道德经》的研究主要由实证主义主导,学者主要的工作是考证《道德经》的版本、年代、训诂。后来,由于帛书本、竹简本的出土,这一工作还在延续。这一直以来是研究《道德经》的主要工作。许多人热衷于用西学来诠释《道德经》,如现象学、存在主义等,这些架构都是外在的。在这种大背景下,《道德经明意》提出了一种个性化的诠释,因为“意”是温海明着力建构的哲学,一个个性化的建构。另一方面,美国、德国的一些学者通过《道德经》来建构自我的哲学,这种建构与意本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温海明回应,中国哲学当代发展,需要返回经典之本,才能开出新意。中国哲学的出路不能离开中西交流的历史情境。学者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解释经典,如何开出新的意义系统。对于贡华南教授的问题,温海明认为自己解释的意思和《道德经》的本意很难分开,本来就是交织在一起的。
温海明还回应了刘梁剑的问题:在翻译和注释当中,他常用互文见义的方法,用不同的词表达意思的不同方面。有些意思需要通过同时做动词和名词的表达方式来表现。在《后记》当中,温海明记录自己早年在华东师大求学时,受到高瑞泉讲《道德经》的影响,他对道的领悟感是那时候就开始形成的。他同意张祥龙认为的那样——这种体验没有任何神秘性可言,用纯粹的理性主义的方式就可以领悟。
此外,温海明认为,姜丹丹对“意”的理解精细深入,体现出她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和法国哲学深入细致的理解。法国汉学家和哲学家对于现象学和中国哲学相通的“意”和意向性等问题都做过精致的思考,其“意”值得搞中国哲学的学者们学习和借鉴。法国哲学家对于“意”有一种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在消化和转化德国现象学的过程当中,提出了有法国味道的现象学思想,这种视角对解读经典的“意”,特别有参考意义。
嘉宾 | 温海明、陈嘉明、方旭东、余治平、杜保瑞、何心鹏、胡建升、樊沁永、郭美华、姜丹丹、刘梁剑、贡华南
整理 | 徐悦东
编辑|张婷
【 道德经明意|要理解《道德经》的“道”,为何离不开对“意”的理解?】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