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迁|从文字编辑到文化学者 从《背影》看马未都的“社交网”和“文物痴”

大河网讯(采访人员 莫韶华)作为一名文化学者、收藏大家,马未都的个人经历一直为人所好奇。他如何以一己之力创办出国内第一家私人博物馆?他的人生经历又是什么样的?或许我们可以在这本新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021最新散文集《背影》中一窥“成为马未都”背后的秘密。
王季迁|从文字编辑到文化学者 从《背影》看马未都的“社交网”和“文物痴”
文章插图
△马未都与父亲马丹林,1980年,黄河边
《背影》是马未都为故去亲友所作,书中人物身份各异、亲疏有别,都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痕。
25个人25篇文章,马未都回忆与友人“遇见”的时光,记录他们真挚的感情。从文学编辑到收藏大家的过程中,他与各种人物结缘,其中不乏精彩的故事,也成为他人生经历的重要部分。我们也得以从马未都与这些友人交往的侧写中,看到一段特定时期的历史,折射改革开放初期至今的文化热、收藏热,在历史的河流中,见证时代与人风云际会的珍贵片段。
收藏源于业余爱好,第一次去香港淘宝靠纸条开路
今日的马未都活跃在大众荧屏,传播收藏知识。但是鲜有人知道,并非专业出身的他,仅凭着一腔热爱就走上了收藏之路。
《背影》一书中记叙了他早年收藏的经历。生于1955年的他,插过队下过乡,做过机车铣工。上世纪80年代,因为一篇小说,他调任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做文学编辑,发掘了现今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家的小说。业余时间里,他则喜欢到琉璃厂淘宝。但那时的古董店是国营的,有外汇券的人才能进入,并不欢迎像马未都这样的人。
王季迁|从文字编辑到文化学者 从《背影》看马未都的“社交网”和“文物痴”
文章插图
△马未都与路东之、作家王朔,1995年,杭州
马未都自嘲:“我年轻时瘦,瘦给人印象不如胖憨厚,加上遇事反应又快,估计别人看我像是心怀鬼胎。”马未都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怀有巨大的热情,并且坚持不懈。为了能接近自己喜爱的瓷器,马未都想到和营业员套近乎,韵古斋的营业员大都是女士,喜欢家长里短,他就找些话题与她们交谈,以博好感,其实全是为了贴近瓷器。他也因此结识了韵古斋的创始人秦公。
王季迁|从文字编辑到文化学者 从《背影》看马未都的“社交网”和“文物痴”
文章插图
△马未都与秦公,1996年,上海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与朋友们组建“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出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广受大众欢迎的电视剧作品。很多人认为马未都收藏是靠着机遇,某种程度上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人们向往新生活,对旧物、旧生活方式丝毫不感兴趣,这也得以让马未都积攒下了许多宝贝。但更重要的是,他一直秉持着收藏界的文化传统。“过去的文化中,文人卖东西是个耻辱,我收藏头二十年一件东西没卖过,觉得卖东西换钱是文人之羞,正是这种好面子救了我,所以我的收藏都是原始股,等开窍时早已身价百倍。”
如今,收藏拍卖赶上时兴的潮流,各种拍卖App层出不穷,观复博物馆也有了自己的App。但在上世纪80年代,大陆刚刚开放,人们还没有理解拍卖是怎么一回事时,马未都就跑到香港拍卖行去买古董了。当时香港的荷李活道是古玩一条街,那时的古董店大都为外国人所开,国内没有人去买古董,一口京腔的马未都显得很扎眼。这也是后来他与收藏大佬徐展堂、王季迁、陈淑贞、安思远等人相识、交往的契机。
上九流下九流皆有朋友,写的是别人,其实是写自己
马未都在《背影》中自述早年经历:“我在文化系统里算不规矩的,东跑西颠,呼朋唤友,上九流下九流皆有朋友。”能与三教九流交往是一种能力,不仅意味着要有广博的知识背景,还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而我们遇到的那些人,其实早已由内心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