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启功书法赝品印上北师大学生证,一个尴尬的隐喻

北师大的这本学生证似乎就是个隐喻:人们知道这里要印上一张书法 , 以示典雅;但却没有想到多核实两遍 , 看看有没有问题 。
近日 , 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证扉页 , 印刷的书法家启功撰写的校训“学为人师 , 行为世范” , 疑为伪作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风波 。 之后 , 北师大给出了官方回应 , 证实确实是伪作 。
【|评论丨启功书法赝品印上北师大学生证,一个尴尬的隐喻】|评论丨启功书法赝品印上北师大学生证,一个尴尬的隐喻
本文图片

两个版本学生证上启功书法对比 , 伪作(左)、真迹(右)
为何赝品会印上学生证呢?北师大给出的解释是 , 在新版学生证制版过程中 , 印制方认为我校相关部门提供的“校训”标识原片的分辨率不高 , 以其素材库中的“校训”标识图进行替换 。 也就是说这是印制方一次自作主张的操作 , 闹出了一场乌龙 。
校方也一定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 。 有学者说这幅赝品是“一眼假” , 即便不苛求普通人有文物鉴赏的知识 , 但只要工作人员认真比对一下 , 就能发现赝品的问题 。
比如第一个字“学” , 下半部“子”的横折和竖钩之间 , 有个非常奇怪的开口;第二个字“为”收笔的点画 , 赝品明显软弱无力;“行”的双人旁 , 赝品里两个撇画都挤到一起了;最明显的是“范”字的三点水 , 赝品的三点水粗大肥厚 , 与原作完全不同 。 这些都是字形特征 , 已经足以让人起疑 。
其实 , 启功先生因为名望太高 , 社会上向来不乏伪作与赝品 , 启功先生对这些也基本是豁达地一笑了之 。 但这次的问题 , 却出在北师大的头上 。 要知道 , 启功先生生前就是北师大的教授 , 北师大学生证用了赝品 , 听来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 也因此让这个错误倍显尴尬 。
何况这几个字就刻在北师大校园里 , 来来回回穿梭校园可谓举首可见 , 按道理也不应该陌生 。 本该非常熟悉的字迹 , 没想到却疏漏至此 。 北师大在回应中说“已责成相关人员做出深刻检讨” , 这是必须的 , 当事方理当有所反思 。
值得注意的是 , 媒体梳理发现 , 2020之后入学的学生 , 基本持有的就是印着赝品的学生证了 。 也就是说 , 在两年时间里 , 从学校到学生对这个问题几乎都浑然不觉 。 若不是此事在书画圈发酵 , 恐怕这幅赝品长时间流传下去 , 也不是难以想象的事 。
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比管理疏忽更大的尴尬:今天的很多人对书法几乎没有真切的感知了 。 真迹赝品也好 , 妙笔败笔也罢 , 似乎都无所谓 , 也没有多少分辨能力 。 那些明显的问题就摆在眼前 , 但却毫无察觉 。
我完全可以想象书法爱好者的“心痛”:这么拙劣的作品 , 为什么看不出来呢?这幅字的问题是多明显啊 , 那些正常的笔画牵丝几乎没有 , 刻意模仿的连笔又十分做作 , 明显是描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 , 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但现实就是这样 , 书法已经算是大众艺术了 , 但人们对书法恐怕是既仰慕又隔膜 , 既亲近又陌生 。 即便抛开本次事件不谈 , 近些年影视剧里那些穿帮乌龙的书法 , 风景名胜挂出来的字形错误、顺序颠倒的牌匾 , 名人炫技题字闹出的笑话 , 人们见得也不算少了 。
不得不说 , 当代社会人们对书法的崇拜是毋庸置疑的 , 但浮躁轻率也是显而易见的 。 北师大的这本学生证似乎就是个隐喻:人们知道这里要印上一张书法 , 以示典雅;但却没有想到多核实两遍 , 看看有没有问题 。
这次赝品风波其实就是个提醒 , 书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 , 但在追捧之余也应当有一些沉潜深入的了解 , 多了解书法基本的美学原则 。 尤其是对于高校来说 , 他们是知识与典则的垂范 , 在这些事情上尤其不可大意 , 理当为社会守护好风雅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