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新世纪东欧电影:从“平庸之恶”到希望之光

2021年3月,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的最新电影《私人视频发酵事件》(Bad luck banging or loony porn,2021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中国导演张大磊的短片《下午过去了一半》获得了同一电影节的短片评审团奖银熊奖。前者把手机录制的私人视频作为切入点,关联到东欧数字时代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政治”“平庸之恶”等问题;后者则带有东方抒情美学的意味,恬淡舒缓流淌在日常生活流里,它与东欧电影导演的表达具有不同的美学特征。本文就从这种差异性开始谈起,探讨近些年活跃在欧洲电影节上的东欧电影导演,其作品所关注的问题及其艺术观。
尼基|新世纪东欧电影:从“平庸之恶”到希望之光
文章插图
《下午过去了一半》剧照
媒介暴力、消费主义与“弱者”形象
新世纪以来关于东欧电影的探讨常常与“波兰新浪潮”“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罗马尼亚新浪潮”和“塞尔维亚黑浪潮”等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斯拉夫文化”“道德焦虑电影” “消费主义”“媒介暴力”成为关键词。
马其顿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早在1994年就拍摄了关于媒体政治、战争与现代性关系的《暴雨将至》,他用结构主义的环形叙事手法设置了三个空间内非顺序时间的叙事,第一段发生在马其顿的教堂空间内,一个年轻神父救了一个穆斯林女孩;第二段发生在以资本主义“为我者”的媒介中心伦敦,但在日常生活的餐馆空间内种族歧视与枪击暴力事件击碎了某些虚假的现实,让女主角在极端情况下看清了人的“爱”与“孤独”及世界“暴力”的特征,促使她再次选择;第三段从“照片”的角度,探讨在现代性的战争中,媒体摄影者为获得普利策奖和赢得观众的消费,寻求更加引人注目的战争或照片“刺点”时,其具有“猎奇”特征的战争图片是否也以消费主义暴力的方式间接参与了战争?手持“摄影机”的摄影师是否也以“平庸之恶”参与了暴力与战争?
这样具有反讽特征的质询,在波黑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的电影《无主之地》(2001年)里也有所呈现。影片呈现了一个荒诞的事实:相较于躺在地雷上的士兵的安全,英国女采访人员更多关注她的摄影师是否“拍到了”炙手可热的头条新闻。媒介让世界变成了一场“拟像”世界真人秀,对于场域中的战争或人的生死,对于世界及人之存在的真相与本质,人们已然不再关心,狂欢的大众出现了新的关注点,对其缺乏反思与行动,人渐次进入虚无而不知。
罗马尼亚电影《荣誉的勋章》(卡林?皮特?内策尔导演,2009年)感伤地展示了两代人对罗马尼亚冷战时期的荣誉不同认知:老一代对“荣誉”和美好记忆的缅怀带有历史性伤感,但年轻的一代已然割裂了与过去的联系,移民到美国,有了新的关注点和新的现代性焦虑,对于喋喋不休的旧话语体系、日常关系及亲朋对私人空间的入侵,充满了冷漠和厌烦——内策尔通过这个影片,分别书写了两代人的失落与不同的创伤焦虑。电影《安娜,我的爱》(卡林?皮特?内策尔,2017年)从“权力意志”的角度刻画了在社会变迁中,女性从“弱者”“被保护者”而成为主动者所带来的变化:当年那个谈哲学与政治、能保护女性、来自知识分子家庭的男性沦为“家庭妇男”“社会无力者”与“边缘人”,成为心理医生医治和拯救的对象。在内策尔的另外一部电影《孩童姿势》(2013年)里,呈现了在母爱或者“母权”的笼罩下,成年儿子无法真正成年,只能以“孩童姿势”而存在的隐喻:他们向被撞死的受害者家属道歉,还要强迫他们接受这份道歉并“宽恕”与“原谅”,儿子只是坐在车里看着强权母亲为他做的一切,有尚未成年的“弱”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