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几乎比肩周公的春秋第一位国君:称君非我所愿,争雄力有不逮
《春秋》之所以用隐公元年(前722年)作为春秋伊始,并不是为了纪念平王东迁或者郑伯克段,更不是因为之前的历史无从考证,而是因为日孔子很钟爱鲁隐公姬息姑这个人,认为他有周公之德:辅佐弟弟十一年,却恪守臣子本分,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但如果知道他的生平经历,当会发现他面临的局势和承担的责任比之先祖周公旦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老实人总会被欺负。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左传.隐公》这是《左传》的开篇之语,也可以称为《春秋》前传,对于故事主角而言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鲁隐公姬息姑是鲁国的庶长子,父亲鲁惠公的正牌夫人孟子未有子嗣而早亡,按照“诸侯不再娶”的礼法规定,应该不会人来抢他的储君之位了,但剧情的狗血实在太出乎想象力。宋武公那个“鲁文在手”(手心生而有字“鲁夫人”)的闺女仲子被送到了鲁国准备与隐公完婚,准备若干年后成为鲁夫人。
文章插图
▲之所以从储君成为摄政,在于媳妇当了后妈但成为鲁夫人并不只有一种办法,老当益壮的鲁惠公也看上了这个姑娘并横刀夺爱,违背礼法将仲子册封为正室,更要命的是还给她生了个弟弟,也就是后来的鲁桓公。不要说晋文怀嬴或唐明皇杨贵妃,“惠公仲子”比他们都要狗血。对于姬息姑而言这段时间是暗无天日的:未婚妻成了后妈,弟弟成了嫡子和储君,自己则可能以后被叫做公子息姑,也许是时候收拾去封地的行囊了。
文章插图
▲鲁隐公剧照此时异变再生,鲁惠公去世之时弟弟年纪实在太小,鲁国的贵族们觉得姬息姑同志既懂礼貌,又讲政治,加之与宋国的战争尚未结束,故而将他找出来主持工作。不知道此刻的鲁隐公心里作何感想,也许做好的仿效周公的打算,但下面那些不把村长当干部的贵族们貌似没有太高的觉悟。隐公摄政的第一年鲁宋两国就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和平岁月下的贵族们也很快现了原形。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新作南门。不书,亦非公命也。--《左传.隐公元年》第一年他就碰到两个不懂事的下属,费伯修了一座新城,鲁国首都曲阜的南门翻修,等到他知道的时候工程都几乎完工了,看来所谓“汇报”工作,不过是“知会”一声而已。
文章插图
▲鲁隐公观鱼台想到大家又是在为鲁国发展做贡献,老实的姬息姑也没说什么,但有些事情还是成功触及了他的底线。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请师于邾。邾子使私于公子豫,豫请往,公弗许,遂行。及邾人、郑人盟于翼。不书,非公命也。--《左传.隐公元年》不管是机关还是企业,大凡签字的场合必然是一把手亲自出面,这是惯例,也是尊重。邾子不找国君却跑到公子豫那里求助,鲁隐公既不开心,也不会同意,但公子豫很快私自跑到翼地去跟郑邾两国会盟去了。也许他在想,只要我不签字,所谓盟书就是废纸一张。
文章插图
▲鲁隐公画像和雕像这些事情都发生在隐公摄政的第一年,可见绝非巧合。感情这群贵族推着他上位并非相信他,而是找一个老实人放在火炉上烤烤而已。但也不能说刻意的不尊重,毕竟姬息姑是“居摄”重担的不二之选,鲁国也没有发生军事叛乱或者政变。这群人只是在提醒姬息姑同志,过个十来年大家就是平级干部了,你没必要管那么多,免得以后大家面子上不好看。说白了就是欺负姬息姑老实。作为上位者,鲁隐公的确忠厚有余,势术不足,缺乏足够的震慑力会导致下属变本加厉的调皮。毕竟摄政王这是王,从管理的角度而言绝不能成为那群昔日同僚和今日下级的贵族所以看扁的对象,这也是后来悲剧的原因之一。鲁隐公并不是智障,知道自己的尴尬,为了服众他另辟蹊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孔子《论语·八佾》三代文化,于周为盛,鲁国作为周公封国完整的保留了周代的礼乐文明。尤其在平王东迁后,西周的典章文物丧失殆尽,鲁国则成为礼乐文明的正宗和春秋时期文化的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蕴育出了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孔子的儒家文化。
- 钻石!人造钻石和天然钻石几乎没差别,可以量产,为何钻石价格没有降!
- 母亲$鲁迅几乎从未正眼看过朱安,为何朱安孝敬婆婆到死,不离不弃
- 经典&三本低开高走的小说,唯有《神墓》能够比肩!每一本都是经典
- 任我行#为何令狐冲学会“独孤九剑”后几乎无敌?笑傲时代高手不超过三个
- 字体$这个姓氏只有3笔,却几乎无人认识,后代迫于无奈纷纷改姓!
- 仙侠小说@这本书几乎养活一个网站,起点将其封禁大半,令读者只能看盗版!
- 成都|受男生“欢迎”的女友职业爆单,第一名实至名归,护士几乎垫底
- 克劳德·莫奈!印象派第8次画展,为何沦落到几乎没有参与者以印象派画风创作
- 女鬼图@清朝无名画师,画了一幅“女鬼图”,几乎没人敢看,你敢吗
- 徐宁$梁山第一位阵亡的好汉,实力比肩林冲,他死后宋江就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