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作者】: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
【译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翻译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的意思】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
【注释】:⑴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
⑵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
⑶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
⑷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
⑸同:一作“俱”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
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
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
⑻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
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
【赏析】: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 。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 。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 。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 。“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 。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 。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 。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 。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 。“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 。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 。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
-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全诗的意思
- 《李延年歌》原文翻译赏析,李延年歌全诗的意思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翻译赏析,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全诗的意思
- 《春日》原文翻译赏析,春日全诗的意思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翻译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的意思
- 《渔家傲·秋思》原文翻译赏析,渔家傲·秋思全诗的意思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赏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的意思
- 《村居》原文翻译赏析,村居全诗的意思
- 《黄鹤楼/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黄鹤楼/登黄鹤楼全诗的意思
- 《望洞庭》原文翻译赏析,望洞庭全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