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王璞:我想和胡续冬聊的事

2021年8月22日 , 诗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所副教授胡续冬在北京去世 , 终年47岁 。 下文是诗人、布兰代斯大学副教授王璞写的纪念文章 , 有关他与胡续冬的回忆 , 有关诗歌和生活 。
2021年8月22日 , 诗人胡续冬去世 , 年仅47岁 。 震惊之余 , 亲友和众多读者在网络上表达了哀悼之情 。
胡续冬和《新京报》的关系深远 。 2003年11月11日 , 《新京报》创立 , 副刊众人在这一年轻生命身上投下热望 , 专栏也希望放眼海外 , 因此诞生了一个名为“首都”的专栏 , 邀请生活在各个国家首都的作者讲述当地风土人情 , “胡续冬”(当时客座巴西利亚大学的胡旭东)正是其中而且是唯一每天出现的作者 。他的专栏从“首都”到“桑巴故里” , 后来持续到他回国 , 以“浮生胡言”为名在《新京报》专栏版中独树一帜 。 胡续冬笔下的世界 , 携带着他独特的个人印记 , 以一种恣意而有趣的风格吸引着无数读者 。
世纪之初 , 京沪穗几家重要大报副刊陆续崛起 , 朝气蓬勃 , 胡续冬不管是给我们写稿还是提供采访上的帮助 , 都极为热忱 , 是我们十分信赖的朋友 , 他也和很多《新京报》媒体人之间也有着深刻的友情 。 我们伤怀这位挚友的离去 , 也追忆他留给我们脑海中的过去 。
【专栏|王璞:我想和胡续冬聊的事】此篇纪念文出自诗人、布兰代斯大学副教授王璞 , 写了他想和胡续冬聊的一些事:有关两人的回忆 , 有关诗歌和生活 。 在简介中王璞说 , 自己是“胡续冬的后辈和友人 , 在北大习诗时深受胡续冬影响” 。
一切的媒介:“活出了一种气氛”
我想先谢谢他那次来看我 。 那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 2016年的盛夏 , 我回国和朋友们在北大周边小馆子聚餐 。 我状态不好 , 很想得到兄长辈的安慰 , 但又知道他晚上要照顾女儿入睡 , 而且早已告别了撸串喝酒的生活 。 他还真的抽空出来了 。 一落座 , 便是一长串又痛快又酸爽又有“现实针对性”的吐槽加玩笑 , 如水银泻地 , 若野马脱缰 , 多么典型的胡子!桌上的气氛、乃至整个北大的气氛为之一变 。 我没有跟他说北美“青椒”的悲催日子和个人生活的溃散(而这些他一定已经猜到) , 只是接着他的话茬 , 笑出满脸的鱼尾纹 , 就仿佛自己又变回了那个跟着他玩儿的本科生 。 他坐了一会儿 , 要回家去哄娃了 , 我们临别还拍了照 , 那照片如今仍隐匿在已经换掉的手机中……而胡续冬自己的样子 , 正如很多友人所说 , 虽已年近中年 , 但没有多大改变 。
我于是想再次提起我记忆中他最初的身影:1999年底 , 一场诗歌朗诵+民谣音乐会 , 在北大的文史楼或化学楼 。 许秋汉和杨一的弹唱之后 , 胡续冬朗诵“斗地主”的诗篇 , 大约是因为停电而不是为了效果 , 烛光中 , 我和我的同班同学只看到一个瘦影子 。 彼时 , 成府胡同还没有拆迁 , “四环”还没有修完 , 互联网还没有泡沫化 , “北大在线”还没有横空出世 , 巴西还有点远……我真幸运 , 比较完整地亲历了胡续冬传奇的博士时代 。 就在那个时期 , 胡续冬帮助我把“语言的碎片”变为铅字 , 送我到诗人孙文波家去做家教 , 在洪子诚老师的课上指出我的问题 , 更把我引荐给那么多人 , 还发来他未刊的论文供我参考……我可曾认真说过谢谢?只记得胡续冬标志性的笑 , 温柔又戏谑 。 其中种种 , 我也写到了一篇关于世纪之初北大诗歌的回忆文章(《为什么这样说起未名湖》)中 , 现在只能失悔还有太多遗漏 。 那篇文章初成之时 , 胡续冬曾和我有过一些邮件交流 。 他有点惊讶我还记得过往的诸般细节 。 但我怎么可能遗忘?他还说:“你们那一批人的聚合是无比难得的机遇……”但在相当程度上 , 如果没有胡子 , 校园新诗人的群落可能压根就不会出现 。 胡续冬是一切的媒介 , 他不仅活跃了气氛 , 而且“活出了一种气氛” , 越来越多的人 , 发现自己身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