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罗|诺曼底光影下的景与情( 二 )


再对比一幅纪约姆·弗阿斯的《泽西海岸的景色》 , 可以发现 , 原来柯罗在自己的小画中植入了他特有的抒情调子 。 而弗阿斯将重点放在了对裸露岩崖斑驳质地的真实再现上 , 这显然与他写实主义的观念息息相关 。
能够与柯罗的“峭壁”相媲美的是卡尔斯的《勒皮的峭壁》 。 这位被印象派画家赞为“擅用灰色的画家”刻画了一片孤寂的海景 , 构图与柯罗那一幅极为接近 , 但气质完全不同 。 突兀多孔的悬崖下伫立着一个男子 , 面朝冷风吹拂的大海 , 天空中翻卷的乌云暗示着沉郁内敛的情绪 。 卡尔斯借用大面积的灰色调铺陈 , 强化了紧贴海边耸峙的这座峭壁的险峻 。
埃特勒塔
说到诺曼底风光 , 绝对绕不过去埃特勒塔 。 它是法国西北部濒临大西洋的一座小镇 , 这里有一段海岸由灰白色的断崖组成 , 绵延数公里 , 海风和海水将岩石雕刻得光怪陆离 , 形成了三座拱形洞穴 , 居中的那一座形似长鼻子伸入海中的大象 , 俗称象鼻山 。 这里就是最令莫奈和其他画家心驰神往的海岸美景 。
大致在1849年 , “浪漫主义画派”领袖德拉克洛瓦与好友保罗·于埃来到这里写景 , 留下了各自的“象鼻山” 。 在《埃特勒塔》中 , 德拉克洛瓦选择了一个俯瞰的视角 , 突出了海湾的幽深 , 山崖的耸峙 , 传递出一种浪漫主义所推崇的“崇高感” 。 此时应为日出之前 , 远景处尚未升起的朝阳在水面上投下了一片粉色和浅黄色交织的光晕 , 与近景处依旧笼罩在黑暗中的岬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而于埃的《埃特勒塔岩门》视线基本与岩崖平齐 , 以大色块平涂的手法描绘了平滑的海面和沙滩 , 突出了涌向岸边卷起白沫的波涛与静止的山体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关系 。 “象鼻山”笼罩在一片柔和的玫瑰色之中 , 光线在岩石表面划分出不同的块面 , 预示着阳光即将降临这个背阴面 。 横向排布的笔触突出了山体粗粝的质感 , 使得整个画作颇具感官冲击力 。
俗话说 , 后生可畏 , 比两位前辈晚出生40年的莫奈来了 , 他盯上了这个景致 , 反反复复地描画 。 作于1883年的这一幅《埃特勒塔》视角极为独特 , 莫奈选取了“象鼻山”西边的这座岩洞作为视觉观察点 , 将巨大的岩门当作“镜框” , 从这里向东望出去 , 可见不远处巍然屹立在海上的针岩和“象鼻山”的一小部分 , 造成了“画中画”的效果 。 莫奈描绘了海边变幻莫测的光线落在灰白色岩石上产生的斑驳光色 , 以及海水在折光后呈现出的色彩差异 , 凸显出平滑海面与粗糙石壁之间的视觉张力 。
风景中的人
诺曼底风光不止于海岸 , 还包括深入内陆的草场、山丘与河流 。 年轻的一代画家如路易·拉姆对乡村生活抱有深厚的感情 。 他的《放羊人和他的羊群》抓取了夕阳下晚霞中牧羊人沉思的那一刻 , 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 更早时期创作的一幅《羊圈里》表达了他对荷兰“光影大师”伦勃朗绘画风格的喜爱之情 。 牧羊人站在羊圈的大门口 , 在逆光中吆喝着羊群 。 大门与远景中的小窗口成了画面的主要光源 。 门外的阳光在屋内的羊身上投下深浅不一的微妙光影 。 拉姆利用明与暗的强烈对比关系 , 将羊圈分割出“里”与“外”两个视觉区域 , 形成了光影在空间上的延伸与丰富变化 。 他依旧以棕色调为主调 , 通过暗部表达色层的微妙光感 。
柯罗擅长在风景中为人找到合理的位置 。 《池塘边的放牛人》围绕着一个绿荫环抱的小池塘 , 对岸一座农舍 , 近景一人一牛 。 柯罗的笔触轻松自在 , 留下无尽的遐想余地 。
印象派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曾受教于柯罗 。 她的《费康港》记录了这座港口城市的一个普通假日里 , 人们在渔船停泊的沙滩上休闲娱乐的场景 。 画左侧近景中一对母女 , 母亲一袭黑色裙袍 , 身体略微前倾 , 牵着孩子在沙滩上散步 。 整幅作品用色细腻柔和微妙 , 这与莫里索精通水彩和色粉画创作有着密切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