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梁衡:栏杆拍遍有知音 | 草地 · 百家谭

首发:9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梁衡
《把栏杆拍遍》是我写辛弃疾的一篇文章 。 2000年4月首发《散文》月刊 , 随即被《新华文摘》刊用 , 又选入《现代散文欣赏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 。 2003年入选华东师大出版社的《语文》高一教材 , 同时还入选江苏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教材 。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接连选入教材和引起反响 , 原因大概有三点:一是有故事 , 二是带着感情写 , 三是有一个好标题 。 可谓三分故事三分情 , 还有四分是标题 。 但总的来讲 , 不离辛弃疾的悲剧人生这个主题 。
历史|梁衡:栏杆拍遍有知音 | 草地 · 百家谭
文章图片

《把栏杆拍遍》入选华东师大出版社的《语文》高一教材 。 作者供图
辛弃疾是一个伟大的词人 , 但长久以来在多数人眼里 , 他就只是一个大词人 , 仅此而已 。 这对他有点不公平 , 其实 , 辛成为词人之前是个武人 , 金戈铁马 , 痛痛快快地杀过敌;又是个政治家 , 实实在在的朝中之臣、地方大员 。 他最想带兵打仗 , 收复失地 , 不准;他提过许多好建议 , 不听 。 最后才无奈地去写词 , 却成了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词人 。 这说明他有胆、有识、有才 , 是个奇人 , 是个英雄 。 只说词人 , 是把他大大说小了 。 我奇怪社会、历史对一个人有时会选择性地遗忘 , 当他在某一方面特别优秀时 , 其他方面就不再去说 。 课堂教学有时候见物不见人 , 语文老师不厌其烦地分析作品 , 数理老师反复演练公式定理 , 却不肯抽时间给学生讲点作品、公式背后的人物故事 , 给课文和公式赋予灵魂 , 使之焕发美感 。
我在中学时就喜欢读辛词 , 更喜欢他的故事 。 那时候的书很便宜 , 一本小册子只有几毛钱 。 但就是这几毛钱奠定了一个孩子终身的知识基因 。 我后来写了许多伟人、名人 , 大都是少年时留下的记忆种子 。 我在文章里讲到了辛单骑取人头、练兵建大营、上书言事等 , 说:“辛弃疾这个人 , 词人本色是武人 , 武人本色是政人 。 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里磨出来的豆浆汁液 。 他由武而文 , 又由文而政 , 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 , 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 。 ”又讲了他在什么背景下写的什么词 。 这样他就不再是一个平面的“词人” , 而是一个立体的三维人物 , 是集将军、朝臣、词人于一身又笼罩着艺术光环的英雄 。
历史|梁衡:栏杆拍遍有知音 | 草地 · 百家谭
文章图片

《把栏杆拍遍》 。 作者供图
辛弃疾是一个英雄 , 但生不逢时 , 被弃而不用 , 是一个悲剧人物 。 无论从人性还是艺术角度上说 , 悲剧最能打动人 , 而且超越时空 。 我小时读其事、其词就被深深地打动 , 长大后也曾为官、为政、为文 , 和他一样也是被放在社会这架大磨盘里揉搓 。 我的人生有两次低潮 , 一次是大学毕业时“少年不识愁滋味”报名到边疆 , 结果从北京降落在一个黄沙漫漫的小县城里 , 特殊年代 , 前途未卜 , 务农种地 。 我在一个语文教师处借到一本《稼轩词编年笺注》 , 视为珍宝 , 终日咀嚼着辛公的滋味 , 也品出了自身的凄凉 。 另一次是事业上升正要有作为时 , 忽一封匿名信 , 把我迟滞、煎熬了两年 。 幸亏这两年我也没有白坐 , 读书疗伤 , 写作强身 , 完成了一部40万字的《数理化通俗演义》 。
那些日子 , 辛弃疾成了我的隔空知音 , 他那首《摸鱼儿》我不知默写了多少遍 。“更能消几番风雨 , 匆匆春又归去 。 ”青春易逝 , 壮志难酬 。 “闲愁最苦 。 休去倚危栏 , 斜阳正在 , 烟柳断肠处 。 ”辛写这首词时40岁 , 那年我也正当40岁 , 有劲无处使 。 我被搁置了两年 , 而辛却被搁置了20年 。 他 “却将万字平戎策 , 换得东家种树书” , 我抛却专业去写科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