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梁衡:栏杆拍遍有知音 | 草地 · 百家谭( 二 )


辛还有一首《永遇乐》 , 自嘲命不好 , 说本就不该姓“辛” , 弄得一生辛酸、辛苦、辛辣 , 尽是悲辛滋味 。 他嬉笑怒骂都成词 , 却不失英雄本色 。 他被逼隐退后写了许多山水田园词 , 饱含对生命、生活的热爱 , 却又极通俗 , 多有佳句 , 如: “大儿锄豆溪东 , 中儿正织鸡笼 。 最喜小儿亡赖 , 溪头卧剥莲蓬 。 ”“鸡鸭成群晚不收 , 桑麻长过屋山头 。 有何不可吾方羡 , 要底都无饱便休 。 ”
历史|梁衡:栏杆拍遍有知音 | 草地 · 百家谭
文章图片

夕阳下的江西省铅山县河口古镇辛弃疾塑像 。 丁铭华摄(新华社发)
他曾居住的那个乡历史上一直名“稼轩乡” , 现在还赫然挂着一块“稼轩乡人民政府”的牌子 。 我去采访时 , 村社内外、乡政府大院的粉墙上都刷满了他的词 。 有一年乡里自己办“春晚” , 有一个节目是有奖背辛词 , 背得一首奖毛巾;10首奖脸盆;100首奖一个小电脑 。 居然有人抱得电脑归 。 可见词人活在人民心中 , 活在历史深处 。 我这篇文章无疑接通了他与万千读者的心中热线 。
为辛弃疾所打动的绝不止我一人 。 这篇作品的效果也远远溢出了课堂 。 一般来说 , 因为要应付考试 , 学生总把课文当负担 。 但是很多学生却爱上了这篇课文 。 华东师大二附中的一位同学谈她初读本文时的感觉:“回想起来读梁先生的文章不算早 , 大约是在高一 , 陆续读了一些 。 当时的初衷只是为了解书中的历史名人 。 但不曾想 , 只一篇《把栏杆拍遍》便使我沉醉了 , 不能释手 。 ”河南一位军人在《新华文摘》上见到本文 , 激动地批满版面的边边角角 , 他把刊物给我复印寄来 , 说:“感谢作者为我们武人立传 , 写了一篇好文章 。 ”我的一个老乡是一位英语教师 , 语文教学本与她无关 , 看了学生的书本后激动地写了一篇读后感 , 还组织了读书会 。 说明文章已到达人心深处 。
最后说一下标题 。 这是从一首辛词里化出来的 。 原词的上半阕是:
楚天千里清秋 , 水随天去秋无际 。 遥岑远目 , 献愁供恨 , 玉簪螺髻 。 落日楼头 , 断鸿声里 , 江南游子 。 把吴钩看了 , 栏杆拍遍 , 无人会 , 登临意 。
吴钩就是宝刀 。 词人挎刀登楼 , 遥望远处的河山 , 恨失地不能收复 , 只能以手痛拍栏杆 , 发出无奈的喟叹 , 一副悲壮欲绝、望眼欲穿的形象 。 我在文章中说 , 如果哪个画家要为辛弃疾造像 , 就请用“把栏杆拍遍”这五个字 。 事实上 , 还没有等来画家作画 , 我却先把这几个字作了文章的标题 , 这幅无形的画一下子就刻印在读者的头脑里 , 成为一个永存的美好意象 。 意象是什么?意象就是最能体现文章思想的形象 , 是诗化了的典型 , 是文章的思想与美感融合后的定格 , 是一种图腾 , 是文章的“logo” 。 通过一个物、一个景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美感具体化 , 可见、可摸、可记、难忘 。 果然这个意象性标题产生了奇效 , 围绕它还引出许多故事 。
历史|梁衡:栏杆拍遍有知音 | 草地 · 百家谭
文章图片

不同版本的《把栏杆拍遍》 。 作者供图
2002年 ,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即以《把栏杆拍遍》为书名编辑出版了我的一本散文集 , 并连续出了4个版本 。 其中特别受欢迎的一种点评本竟重印了17次 。 后来合同到期 , 北京一个出版社接过这个书名又出版了3个不同的版本 , 累计印数百万以上 。 这本书成了许多中学老师向学生推荐的必读书 。 辛弃疾号“稼轩” , 现在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号“把栏杆拍遍” 。 在信息翻滚、读者喜新厌旧的市场热潮中 , 同一个书名能屹立20年不倒 , 重印不衰 , 甚为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