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丙寅天津竹枝词》初刊本

冯文洵《丙寅天津竹枝词》又名《紫箫声馆竹枝词》 , 1934年8月出版单行本(下称单行本) 。 此本并非最初版本 , 最早的版本刊于1927年《汉文京津泰晤士报》副刊《快哉亭》之上(下称初刊本) , 与单行本差别很大 。
《汉文京津泰晤士报》原为英文《京津泰晤士报》 , 创办于1894年 。 1917年增加汉文版 , 同年9月转让给英籍华人熊少豪 , 更名《汉文京津泰晤士报》 , 其中副刊为《快哉亭》 , 聘请吴子通担任主笔 。 冯文洵(1880—1933) , 字问田 , 早年毕业于北京警官学校 , 长期从事警察工作 。 1925年至1928年闲居在津 , 参加城南诗社活动 , 并将1926年(丙寅)所见所闻写成竹枝词 。 由于吴子通与冯文洵皆为城南诗社成员 , 该文最先发表在《汉文京津泰晤士报》上 。
【汉文|《丙寅天津竹枝词》初刊本】吴子通在单行本序言中称:“民国丙寅 , 问田有天津竹枝词之作 。 时余方主《汉文泰晤士报》笔政 , 因为刊之附张 , 丽句清词一时传诵 。 ”笔者查1927年《汉文泰晤士报》副刊《快哉亭》 , 发现自2月26日至3月27日(其中3月19日、22日、25日三天没有)连载这些竹枝词 。 时冯文洵署名“筠侪” , 每期之前都刊载一段前言:“闲居无事 , 就本年所见闻成俚语百二十八首 。 挂漏固多 , 笼统者亦不少 , 不足当方家一笑也 。 ”
笔者将两个版本核对后 , 发现初刊本与单行本主要有四个不同点:
首先 , 数量与次序不同 。 初刊本仅128首 , 而单行本298首 。 报纸本第一首概括天津形胜:“胜地名传七二沽 , 东濒渤海九河趋 。 明初置卫今商埠 , 南北交通此转枢 。 ”该诗单行本中没有 。 最后一首写过年:“爆竹声中一岁添 , 桃符灯火壮观瞻 。 张罗年事商民喜 , 共道今宵不戒严 。 ”该诗为单行本第63首 。 而单行本第一首 , 初刊本没有 ,
单行本最后一首 , 位居初刊本中间 。
其次 , 内容有所不同 。 虽然初刊本仅有128首 , 但有不少诗在单行本中没有 , 如:“新开河畔哓烟迷 , 黉舍齐云隔柳堤 。 偶过旱桥访同学 , 西沽回首夕阳西 。 ”此诗写新开河畔的法政、师范学校以及西沽北洋大学 , 单行本中没有 。
再次 , 单行本对初刊本的诗改写较多 。 如初刊本中的“大和园里任游嬉 , 金字高镌纪念碑 。 战胜彼荣败我耻 , 从今只逛李公祠” , 单行本为“万斛珍珠迸入池 , 风荷翻盖柳缫丝 。 游观顿触伤心事 , 金子辉煌纪念碑” 。 都写日租界大和公园纪念碑 , 但内容差别很大 。
此外 , 注释多寡不一 。 如写长芦盐业 , 初刊本为“津夙产盐 , 盐商夙阔 , 近已疲惫不堪矣” , 单行本为“天津在唐时属长芦县 。 清设长芦巡盐御史于京师 , 康熙二年始移驻来津 , 名曰芦纲 。 盐商夙获厚利 , 近因时局不靖 , 运盐维艰 , 捐输日重 , 都疲惫不堪矣” 。 可见单行本注释较多 , 而初刊本较少 , 特别是后几首 , 几乎没有注释 。
自这些诗作在《汉文京津泰晤士报》发表之后 , 冯文洵又进行修改 , 增加了许多内容 。 李鹤鸣的序写于丁卯(1927年)中秋 , 吴子通的序写于壬申(1932年)春 , 由此亦可见冯文洵修改诗作的过程较长 。 冯文洵于1933年7月去世 , 单行本由其兄冯文澍于1934年8月为其刊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