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题材影视创作的剧本把关至关重要( 二 )


也有一些作品 , 可能也费了很大的劲、花了不少的钱、用了不小的力 , 但观众就是不买账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创作者甚至有些偏激地认为 , 是观众思想认知水平不高 , 不能静下心来观看 , 不大愿意接受这些题材;或者是观众觉得这样的题材和内容不够吸引人、娱乐性不足 , 从而不踊跃观看 , 进而导致票房不高等等;更有甚者 , 用所谓的情怀来标榜自己的高尚 , 恰恰忽略或者掩盖了自己在艺术表现能力上的低能和欠缺 。 清华大学尹鸿教授曾说:“对于电影来说 , 创作者的情怀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你能通过故事和人物唤起观众的情怀 , 甚至让那些蝇营狗苟、心怀叵测的观者都有一瞬间被一种高尚的情怀所照亮 。 所以 , 情怀不是创作者水平的体现 , 唤起观众的情怀才是艺术家的能力 。 ”这就是个必须探讨的根本问题了 。 在任何时候 , 观众都是公允的 , 也是充满智慧和鉴赏力的 , 我们的创作者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瞧了观众 , 更不能迁怒或施怨于观众 , 这是大忌 。 显然 , 根本的问题不在观众 , 而在于创作者的艺术表现能力 。 简单用题材影响收看做借口是创作者的悲哀 。 因为 , 演绎重大题材需要更高的思想认识和艺术水平 。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 , 否则 , 就成了“低级红” 。
还是来冷静地分析一下这些“低级红”作品存在的问题 。
一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熟悉度”不足 。 所谓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 都是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的 , 虽然时移世易 , 但他们的光辉永远存续 , 并且一直都是那么饱满 。 要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 必须在有一点认知的基础上 , 借助现代的阅读手段和各种了解资讯 , 对这些“过去时”的事件和人物有全面、深刻、细致的了解 , 这是创作的绝对前提 。 如果说对于事件和人物的了解仅仅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或者只是一些皮毛 , 就先入为主或者“斗胆”起笔 , 如何能够呈现这些本应该丰满和厚实的事件和人物 , 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越是重大题材 , 越需要高质量高水准的艺术创作团队来呈现 , 更要建立跟踪机制 , 如同建筑工程的监理 , 每一个环节 , 尤其是相当于地基工程的剧本把关至关重要 , 切实避免“低级红” 。
二是对题材的理解不够深刻 。 从艺术规律来讲 , 对于要表现的事件和人物 , 不能仅仅局限于“知道” , 更多的是要“知其所以然” , 更何况是重大历史题材 。 所以 , 要在掌握基本素材的基础上 , 设身处地、置身其中地进行思考 , 在思考的基础上提高认知层面 , 加深理解程度 , 真正搞懂历史事件发生的因由、背景、意义和价值 , 真正知晓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思想变化和信仰追求 , 进而提炼出这些事件和人物的灵魂 , 并能呼应当下 , 引起观众的共鸣 。
三是对题材诠释掌握的分寸感有所偏差 。 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 应该掌握准确的尺度和标准 , 这是艺术创作的法则 。 虽然说不能用纪录片的形式以反映 , 但最起码在演绎中不能出现较大的偏差 。 所谓“大事不虚 , 小事不拘” , 就是说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不忠实于历史 , 要处理好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关系 。 即便不能全景式反映 , 但绝不能断章取义、掐头去尾 。 然而 , 在某些作品中 , 在对于题材的诠释或演绎之中 , 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者较大的偏差 。 比如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设置历史人物的行动情节 , 用所谓需要的矛盾冲突刻意把人物扭曲或者丑化 , 用创作者的价值观去代入人物等 , 这就产生了不尊重甚至会产生生硬的感觉 , 让观众不可理解 , 甚至造成误导和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