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青铜圆鼎前世今生:子龙鼎流落日本近百年 大盂鼎、大克鼎躲过抗战炮火

撰文|赵固仁
鼎 , 自古以来就是国之重器的首要象征 , 斑驳陆离的青铜世界隐藏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 。 往事越千年 , 我们依旧能够从鼎的模糊图文看到当年那些具有饕餮的凶猛和霸气 。
此外它也包含了中国人诚信重义的象征 , 比如一言九鼎 , 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春秋鼎盛 , 钟鸣鼎食等等 。
此外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 “鼎”字也被赋予“煊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 。 此外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 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 , 以记载当时的盛况 , 堪称真正的以青铜为纸的书写载体 。
9月14日 , 主题为《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 3件青铜重器和30余件文物一同讲述青铜时代的震撼往事 。
|三大青铜圆鼎前世今生:子龙鼎流落日本近百年 大盂鼎、大克鼎躲过抗战炮火
本文图片
子龙鼎、大盂鼎、大克鼎集中登场
“钟鸣鼎食”是中国青铜礼乐文明的集中表达 , 体现了古代社会日常生活与礼仪制度之间的重要关联 。 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土于二里头遗址 , 鼎在商周时代逐渐成为最重要的食器和礼器 , 并一直延续到两汉乃至魏晋 , 是沿用时间最长的青铜器之一 , 是解读中华民族生活历史的重要的器皿 。
历史上的鼎虽然贵重却也终究难免颠沛流离的命运 , 幸好 , 它们最终能够回家团聚 , 比如这次子龙鼎、大盂鼎、大克鼎 , 三大青铜圆鼎首次齐聚北京 , 让我们在感慨之余也看到了代表我们民族重要文物的文化自信 。
子龙鼎的归国始末:2004年在日本首次公开亮相 , 2006年被抢救回国
子龙鼎是近年来所见的商周青铜器中最好、最具有历史价值的1件青铜艺术品 。 该鼎高大峻挺 , 颇有气势 。 通高103、口径80厘米 , 重230公斤 。 通体厚重 , 其形作圆腹 , 底部微圆 , 口内敛 , 折沿方唇 , 向内略作倾斜 , 腹部外鼓 , 口沿上有一对微向外张的立耳 , 耳的下部内侧伸入器腹 , 三柱足下部略内束 , 与足对应的内底有三个15.5厘米的深孔 , 耳外侧饰两道凹槽 , 颈部有六道短棱脊 , 饰兽面纹六组 , 每组两种 , 一种有身 , 一种无身 , 足上部饰羊角兽面 , 兽角翘出器表 , 均以云雷纹填底 。
|三大青铜圆鼎前世今生:子龙鼎流落日本近百年 大盂鼎、大克鼎躲过抗战炮火
本文图片
子龙鼎
子龙鼎器形之雄伟 , 铸造之精湛 , 纹饰之优美 , 是它的最大看点 。 2006年4月底 , 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项目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流失海外近百年的青铜瑰宝、商代青铜重器子龙鼎成功征集回国 。
子龙鼎的成功回归 , 是我国政府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 是海外中国文物回归史上的一件盛事 。 子龙鼎据传上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 , 出土后即流人日本 , 多年来深藏不露 。 据了解 , 此鼎经由日本专门从事中国文物国际贩卖的山中商会运到日本 , 之后在日本私人藏家之间有过秘密转让 , 但从未公开露面 , 销声匿迹近百年 。
|三大青铜圆鼎前世今生:子龙鼎流落日本近百年 大盂鼎、大克鼎躲过抗战炮火
本文图片
子龙鼎铭文
2002年后 , 子龙鼎照片通过多种渠道传至中国 , 已有学者见到 。 但此鼎实物直至2004年6月 , 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陈佩芬先生访问日本期间 , 在日本企业家千石唯司氏家第一次见到子龙鼎 , 惊叹之余 , 当时即有收购回国之想法 。 当月 , 千石唯司氏将其收藏的青铜镜和其它青铜器在大阪以“大阪美术俱乐部”的名义举办规模很大的私人收藏品展览 , 子龙鼎首列其中 , 展览出版《中国王朝之粹》展览图录 , 子龙鼎为第一器 。 这是子龙鼎的首次公开亮相 。 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抢救下 , 沦落异域他乡的国宝子龙鼎终于回到故国的怀抱 。 2006年4月 , 子龙鼎搭乘飞机回到首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