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专访著名摄影家肖全:曾为三毛等人存像建档,今为广州人留影

肖全 , 被称作“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 。 他为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于八十年代的一大批文化名流存像建档 , 对于三毛、杨丽萍、顾城、崔健、姜文等人的定格 , 早已是不可磨灭的影像记忆 。 他凭借一张单幅摄影 , 就让“易知难”成了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名字 。 诗人柏桦“告诫”他说 , “肖全 , 你不要轻易给一个人拍照片 , 因为你给谁拍 , 一定是这个人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 ”而今 , 62岁的肖全 , 开始拍摄广州人 。
9月19日 , 《一起想象新羊城——肖全2021时代的肖像摄影展》将在广州万科花地湾生活馆花花剧场拉开帷幕 , 展期至10月20日 。 9月15日晚 , 应策展人、著名摄影家陈锐军的邀请 , 南都采访人员在广州白云宾馆与肖全会面 。 彼时他刚刚结束了云南的拍摄 , 兴冲冲地用手机展示自己拍到的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在肖全的镜头下 , 这位“七一勋章”获得者神情松弛 , 流露出少女般的好奇与恬静 。
肖全已不需要用摄影来证明自己 , 摄影对他而言 , 是与世界沟通的工具 。 近几年 , 他拍摄了张桂梅、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当代愚公”黄大发等中国人推重的精神坐标 , 也用双脚遍行各个城市 , 以一天一百多张的强度记录“素人” , 希望最终集结成为一本大书 。 他说:“我觉得当下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时代 , 不仅对于中国而言 , 是整个人类都需要齐心协力去面对的 。 作为一个摄影师 , 我就想把照相机镜头打开 , 走进普通人的内心 , 记录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 , 也许等到100年之后再回看 。 ”
建档|专访著名摄影家肖全:曾为三毛等人存像建档,今为广州人留影
文章图片

肖全 。
回到广州
在广州驻足这一晚 , 肖全说他考虑了很久:要住在白云宾馆 , 还是江南大酒店?
他极念旧情 , 记忆力又好得出奇 , 这座城市有太多可以追寻的回忆 。
位于江南大道与昌岗路交界处的江南大酒店(现名珀丽酒店) , 是他第一次与“师父”马克·吕布相见的地方 。 年轻的肖全反复品读着法兰克·霍瓦所作的《摄影大师对话录》 , 上面写道:“如果一个从火星上下来的人 , 或者一个从公元3世纪来的人问我 , 20世纪的地球上发生了什么?我会给他看布列松的照片 。 如果他又问 , 那接下来呢?我会给他看马克·吕布的照片 。 ”因此 , 当他听闻这位自1957年便获准进入中国的西方摄影师即将再度访华 , 并正在寻找一位懂英语或法语的中国摄影师当助手时 , 不惜辞掉了在《现代摄影》杂志社的工作 , 埋头补习英语 , 终于如愿得到了受其言传身教的美差 。
“我完全没想到我这一生的摄影会从广州开始、从认识马克·吕布开始 。 ”肖全至今记得 , 1993年在江南大酒店初见时 , 老人一头银发 , 差一个星期满70岁 , “那个时候只是亲眼看到他工作 , 摄影那个‘门’就已经被打开了很多 , 心气一下就高了 , 人却变得更加平和 。 因为你能感受到 , 这些摄影大师非常‘辽阔’ , 他们知道他们一生要做什么 , 所以你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 ”在广州拍摄期间 , 两人也会在白云宾馆底楼的餐厅吃饭 , 马克·吕布很俭省 , 他给自己永远点一荤一素 , “one fish one vegetable” 。
建档|专访著名摄影家肖全:曾为三毛等人存像建档,今为广州人留影
文章图片

1993年 , 马克·吕布在广州海珠桥上 。
那一年 , 肖全背着胶片相机和各式镜头 , 随马克·吕布深入广州的世态民情 。 他拍下了一批精彩的黑白照片 , 既师承于玛格南图片社的纪实报道风格 , 也沿袭了“马克·吕布式”的构图和人文色彩 , 其后汇编成《跟着马克·吕布拍中国》一书 。 时隔近30年翻阅这些作品 , 除了广州火车站、海珠大桥等景致“似曾相识” , 大多数人与事都经历了巨大的变迁 。